第一百一十九章 无耻(2 / 3)
有。
所以说,眼下传出来徐初时勾引大长公主的流言,明武帝是一个字都不信。
倒是这事情要是谢瑶自己自导自演的,明武帝倒是信个七八分。
谢瑶养面首的事情谁都清楚,只是并没有人敢当面拿出来说而已。
所以说,今儿早朝上,只有弹劾大长公主府的,没有人敢往徐初时身上胡乱扯的。
一来这事情明显是瞎扯淡,二来徐初时那个性,要是真的得罪了他——不好意思,被徐初时骂的吐血这个后果,自己负责。
之前有人弹劾皇后或者太子公主的,无一例外都被这位徐御史喷的狗血淋头。
而且这徐初时要是脾气上来了,连明武帝都怼。
所以,他们这些渣渣,还是老老实实的吧。
就在群臣默不作声的时候,明武帝翻了翻那剩下来的几本御史折子,突然问了句:
“徐爱卿,外头说你那日在大长公主府呆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急急忙忙的跑了出来,可是出现何事了?”
徐初时沉默一会,道:
“微臣怕说出来,有损皇家颜面。”
上头的明武帝把手里的折子丢回桌子上,冷哼一声:
“她谢瑶做的丢皇家颜面的事情还不多吗?”
明武帝的意思,就是让徐初时把那日的情况说出来。
跪在地上的徐初时低着头,心里头腹诽一句:“老狐狸。”
分明就是他的暗卫在一边看见的,说什么外头传的。
那日他去大长公主府的时候,这四周都是没有人的。
据说当初因为大长公主说喜欢清净,所以明武帝让着附近住着的人都给搬走了。
所以说,那日急急忙忙的从大长公主府里头出来,除了自个的亲信与大长公主府的亲信看见之外,其他人是看不见的。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明武帝安排了暗卫。
腹诽归腹诽,徐初时还是很老实本分的回了话:
“回陛下的话,微臣奉旨去大长公主府教导大长公主规矩,哪里知道这大长公主府里头没看见大长公主在前头,反倒是在后院。”
“原本微臣想着,就在前头等大长公主出来的。”
“没想到这大长公主府的小厮,力气倒是颇大,半推半请的把微臣拉去了后院。”
“微臣一时间挣扎不过,只好跟着去了。”
“只是没想到撞见大长公主与两名面首在……”
徐初时说完,便不再说话了。
最后的一句话,已经让众人浮想联翩了。
上头的明武帝脸色发黑,冷声道:
“传朕旨意。”
“谢瑶圈禁大长公主府,再不许回封地。”
“其封地上的事情,由户部商议之后,再递折子与朕瞧就是。”
明武帝虽然没有明面上剥夺了谢瑶的封地,可是这封地上的事情,派去的是明武帝的心腹。
所以说,谢瑶这个有封地的大长公主,也是有名无实了。
旨意下发之后不久,立刻就有人去办事了。
尤其是去大长公主府宣旨的太监,愣是私下求了顾全喜,要了几名身强力壮的侍卫跟着。
没办法,这大长公主府如同龙潭虎穴,他一个宣旨的太监,又不是徐御史那样的人物,万一有个什么可以一个人跑出来。
顾全喜指派了几名侍卫给那宣旨太监,后者一脸感激的走了。
前者摇摇头,转身进了御书房。
明武帝已经退了朝服,身上穿的是一件家常的朱色长袍,正低头批阅奏折。
听见顾全喜的声音,明武帝头也不抬,一只手拿着朱笔继续蘸了砚台里的墨,道:
“都派了?”
顾全喜道:“回陛下的话,派了,都是会棍棒的主儿。”
“那就好。”明武帝放下笔,顾全喜很有眼色的上前叫了外头的顾有福端了一盏参茶进来。
待亲自进了,顾全喜示意顾有福退下,自己倒是依旧低着个头,不出一句声。
等明武帝批完最后一本奏折,这外头雷声乍起,不一会儿雨水就下来了。
眼瞧着快要到午膳的时间,明武帝正要照常摆驾去凤雎宫的时候,外头来了凤雎宫的人。
郑嬷嬷顾不上被雨水打湿了一半的衣裳,进来道:
“回陛下的话,皇后娘娘说体恤陛下辛劳,今儿又是雷雨,唯恐惊了御驾,让陛下不要去了。”
“宁娘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操心。”明武帝这话说着是嫌弃,实际上脸上带着笑的,显然是很受用:
“既然皇后都说了,那朕就在御书房用午膳就是。”
得了明武帝这话,郑嬷嬷告退离开,由顾全喜送了出来。
门外,顾全喜道:
“陛下早先说想要吃娘娘亲手做的那一碟儿梅子冻糕,你回去记得说。”
郑嬷嬷朝顾全喜行了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