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跟他沈思存又什么关系?(4 / 7)
我们过去吗?我们可以付您钱。”
林沁扬礼貌的询问以及说出了条件。
渔夫说可以的啊:“一百块钱,一个人。”
韩叔正要拉住林沁扬,想说有点贵了,但是林沁扬已经点头同意:“好的,我们一共三个人,另外有些行李。”
“行李要加钱。”渔夫一点都不客气的说,韩叔想冲上前说渔夫几句的,林沁扬看出来韩叔的不愉快,立马伸手拉住了韩叔,并且使了个眼神,韩叔到口边的话,这才忍耐了回去。
“你们想坐,搞快点,再一会儿根本看不清。”
渔夫催促的说。
“好的,伯伯,我们得过去拿点行李,您稍微等一会儿。”
再回来拿行李的途中,莫叔问林沁扬:“小姐,您为什么甘愿被他宰,哪能要一百块一个人,而且行李还加钱。”
“韩叔,你看他是农民,每天打渔那么辛苦,住在这么偏远的岛屿上,这附近的路多烂啊,刚刚来的时候也看到了,可见这里的经济水平一定不行,所以,这几百块算什么?比起我平日给孤儿院的捐赠,这只是凤毛菱角。”
韩叔哎一声:“小姐的境界果然高啊,我真是自愧不如。”
林沁扬笑了笑,帮忙提出后备箱的其他行李。
上船后,为了能快速到达岛上,林沁扬一路上帮忙滑船桨,闲着也闲着,林沁扬片面的去打听这一带的情况,于是问渔夫:“伯伯,你打渔怎么一个人啊?家里人不随同你一起吗?”
渔夫说没办法啊:“我老伴前年去世了,家里有两个儿子,小的在市区念高中,大的在外省念大学,开支不小的,所以,没钱请人帮忙。”
林沁扬听后,心里酸酸的,觉得这个大伯真是太不容易。
“那伯伯,您打渔,每个月能收入多少钱?”换了个问法。
大伯说得看情况,“运气好的时候,能打到稀有鱼,那便能卖到一个好的价钱,那要是运气不好,可能连着好些天,甚至半个月都不会有收入。”
“伯伯,您好厉害,一个人养着两个学生。大学现在要花不少钱呢,生活费啊,各种。”
大伯说大儿子还好:“他有奖学金,主要是小的这个,读的高中是市重点,当初中考的时候差几分才能入这个学校,所以每学期都得交不少钱呢。”
“那大伯,你们这里的人都是靠打渔为生吗?”
“基本上的人都是这样的,靠打渔,也有些会在岛屿上种些特产,比如我们这岛上有一座山,山上有种茶叶,虽然每年产量低,但茶质非常好,每到茶季,采摘后,卖到市区,能换一些钱。”
“原来如此……”
继而聊着,就这么聊了一路,不知不觉的已经到了岛屿的沙滩边,渔夫绑好船,“你们呢,来这儿是自驾旅游吗?”
林沁扬说差不多,随后掏出一些钱,大概一千多快,递给渔夫,“伯伯,这是您的辛苦费。”
渔夫数了数,一共一千六,他连忙掏出四百,将剩余的钱递给林沁扬:“姑娘,您给多了。”
林沁扬江渔夫的手推回去:“伯伯,您就拿着吧,我说了这是您的辛苦费。”
渔夫死活不肯收,林沁扬死活不要回来,无奈之下,渔夫收下了:“真是谢谢了,谢谢了,我今天这是遇到了好心人。”
林沁扬笑了笑:“伯伯,您拿去给您自个儿买些营养品吃吧,您看起来真的好瘦。”
渔夫感动不已:“对了,姑娘,这岛上头是没酒店的,你们带帐篷了吗?”
林沁扬摇头:“没有呢,伯伯,我看您人也挺好的,我想着,要不住您家吧,您放心,住您的地儿,我们一定会付同住酒店的钱。”
渔夫说行行行:“你们住我家吧,但是你已经给过我这么多钱了,不需要再给了。”
“那怎么行?住宿的钱是一定要给您的,我们走的时候,一起结算给您。”
渔夫不停的说了谢谢。
接着,渔夫领着他们走了半个多小时,一路经过的地方,有稀稀疏疏的人家。
“伯伯,您叫什么名字?”
在去大伯的途中,林沁扬继续打听。
“你们叫我老象就可以了,我姓象。”
“象伯,你们这里一共多少户人家啊,看起来还不小呢。”
李伯说:“一共53户人家,都是少数民族,我也是。”
“跟资料上还是有差别的。资料上记载这里只有十来户人家。”林沁扬观察着周围。
象伯说资料肯定不对:“那是好多年好多年之前了,有地理师父到我们这里考察,那个时候只有十来户人家,但现在,小辈长大,四处建房,结婚娶亲,人家便多了些。”
“哈哈,原来如此,你们是少数民族,娶亲一定很多习俗吧。”
“是的,我们这里娶亲,酒宴得摆三天。”
“……”又一路聊着,便到达了象伯的家里。
象伯的家是一间茅草屋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