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 / 3)
这二人之间, 项林珠觉得生活就此死掉了, 谭稷明虽然没那么深刻的感悟,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那么把自己晾在那儿,颇有几分听天由命的意思。那段时间,他们彼此的生活都像一潭死水, 看不见任何激荡的波纹。
可生活的妙处往往在于看似已成定局的事忽然有了转机, 不管是平静无澜转成波涛汹涌,还是饕餮大难变成一帆风顺,都是转变人生道路的契机。
转眼已至九月中旬, 在那个临近中秋的周末,恰逢袁伟从南美回来处理公务,还带回一些当地特产,他给亲朋好友送了礼之后又给何晓穗打了一电话, 想给她也捎去一份。
他有这份心,何晓穗很是高兴,便邀他到家里吃饭。
“不了。”他说, “老婆不在家,孩子没人看。”
“这算个什么事儿, 你带孩子一块儿过来,吃了饭就在我这儿休息, 等孩儿他妈回家了,你们又再回去。”
他念着自己不太会带孩子,何晓穗毕竟也是为人母, 带孩子多少有一套,于是就带着孩子去了谭家。
袁伟的孩子小名叫毛毛,今年刚满五岁,就读幼儿园大班。
袁毛毛头发剃得极短,只剩青茬儿护着头皮,前额却留着浓密的黑发,像只锅铲。他虽是个男孩儿,却并非特别皮的孩子,何晓穗很喜欢逗他玩,每回见人来了都会给人吃些小零食。
袁毛毛也喜欢何晓穗,却有些害怕谭稷明。
所以袁伟带他走的时候他还特地问他爸:“谭叔叔也在么?”
“不在。”他说,“你谭叔叔是个劳模,一般情况见不着他。”
他于是松了口气,只一心惦记着何奶奶给的花生糖。
却不料谭稷明今儿碰巧回去了,还大咧咧跟前厅的沙发上坐着,袁毛毛见着他的时候惊了一跳。他自然没什么反应,只顾着和他爹说话,完了何奶奶就热情地出来迎接他,领他去院儿里和小猫玩,还给他糖吃。
老半天过去,他爹见户外风大,怕他着凉就把他招回来,于是他就跟沙发上坐着吃糖,左手边是亲爹,右手边是谭稷明。
谭稷明不是亲和的人,尤其跟小孩儿面前,那气场不仅不招小孩儿待见还让小孩儿畏惧。袁毛毛一沾着他就格外乖巧,坐那儿不敢乱动,却见他拿了茶几上的茶来喝,等放下茶杯后又看了看盘子里的糕点。
转头粗声粗气的问他:“想吃么?”
他立即摇头拒绝。
袁伟摸了一把孩子的头,笑着说:“我看你对付小孩儿挺有一招,见了你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估计程书颖家孩子以后也害怕你。”
“怕什么,我又不吃人。”说着又看着袁毛毛,“是不是?”
袁毛毛看着他动也不敢动,那模样竟是被吓坏了。
谭稷明又道:“说起程书颖我都忘了告你,她昨儿半夜生了,我和白杨他们几个打算一会儿去医院看看,你去么?”
“这都生了,真快。”袁伟说,“去吧,我正好在家,一块儿过去看看。”
于是几人凑一辆车上往医院跑。
这仨老爷儿们搁车里聊了半天做生意,末了没什么聊的了,袁伟便转了口风试探谭稷明。
“你和程书颖那同学怎么样了?”
“就那样。”
他坐在副驾驶,袁伟坐后排,车是白杨在开。
“就那样是什么样儿,你爸前几天还跟我唠,看差不多把事儿给你办了。”
“再说吧。”他道,“不痛不痒的没什么劲,她对我也没多少心思,成天这展览那展览,我跟着去过一次,看那玩意儿都长一样,没什么意思。”
那是发生在他请胡佳慧去参加白杨酒吧的开业典礼之后,胡佳慧依惯例回请他,便带他去了一次。
白杨接话:“还不都是你自己选的,有意思的不被你赶走了么。”
谭稷明没接话,开了半扇窗,摸出支烟来抽。
白杨不耐寂寞,随手开了广播,广播里正放着流行乐,他跟着哼了几句。
一曲结束时便听那播音员插播新闻:“我们接着讨论昨天凌晨的台风,这场超级台风的中心位于我国台湾省花莲市东南方大约六百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高达十七级以上,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因此遭受重创。”
又解释:“十七级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每秒钟的速度达到六十八米,可以说是相当厉害……”
剩下的话被猛然调换成音乐,因为白杨伸手换了个广播台。
只听那音乐响起约莫七八秒的光景,却见静坐片刻的谭稷明伸手将那广播又调回上个频道。
那主播还在继续:“这场超级台风以每小时二十公里的速度移至江西境内时已经减弱为热带低压,可沿海城市却面目全非,目前已经停水停电交通不畅,超市的矿泉水和泡面于清晨一抢而空……”
白杨又换台了。
“亏得咱不跟那儿住,还得抢泡面,多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