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小三角关系(2 / 2)
郭松龄在坚持未来分关内、关外两个作战区域,在未来作战中,国民革命军主攻方向为关内奉军,而冯郭两部主攻方向则关外奉军。
由于对冯郭二部毫无节制的手段,思索再三后,杨兴同意了郭松龄的建议,但是希望郭部能否将起义时间延期,如此为国民革命军军事部署赢得时间。
曾琦认为,为了避免冯郭二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国民革命军可能会再接再厉,在这半个月内集中主力歼灭已经被割据包围的李景林、姜登选部,从而尾随冯郭之后,接受冯郭新占的领土,如此冯郭二部只能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马前卒。
或者是考虑清楚了这一点,郭松龄坚决否认延期起义的请求,认为兵贵神速,在基本讨论完策略后,郭松龄在劝阻张作霖无效的情况下,将在滦州发动起义,起兵反奉。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郭松龄的建议竟然与冯玉祥产生意料之外的矛盾,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冯玉祥左右为难,既想南下京津,成为华北王,又想兵伐吉黑,分割张作霖倒台后的权利真空地带。
但现在,冯玉祥的战略面临巨大的挑战,那就是杨兴明确表示,在战后,政府军将入驻京津,如此冯玉祥独占京津战略根本不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冯玉祥唯一能做的就是兵伐吉黑,与郭松龄分享东北四省。
但对冯玉祥不利的是由于面临李景林部的威胁,冯玉祥部主力现在集中在南口,若从南口调往张家口,需要时日颇多。
若郭松龄马上发动兵变,冯玉祥兵马远在千里之外,根本不可能与奉系发生大规模军事作战。而中国自古有先入关者为王的习惯,若没有捞到大仗打,在战后东北布局中,郭松龄很难让冯玉祥插手。
但在一定情况下,又形成另一个联盟,那就是国民政府与冯玉祥部共同建议郭松龄将起义时间延后。
但相信势力的郭松龄态度坚决,由于缺乏控制手段,杨兴不得不暂时接受郭松龄主张,以作为下次对奉系用兵的作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