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既不否定,也不肯定 (1)(10 / 11)
告到检察院审判监督处,庄扬认真研究了案情,认为此案确实判决不公,决定抗诉。当时有人劝他不要管这个案子,他少壮气盛,坚持抗诉,迫使法院重新审理此案,并且改判。事情没有到此为止,他还循线查出这个案子背后有徇私枉法行为,移交给了反贪局,这个案子的审判员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被从法院清理出去。后来才知道这个案子的审判员是市人大主任曾聪明的小舅子,如果他事先知道这个审判员是市人大主任的小舅子,他也许不会坚持抗诉。然而,人家却认为他不可能不知道对方是市人大主任的小舅子,这就是明知故犯,明明知道人家是领导的亲属,还故意冒犯,这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过失。
过了不久,市法院主动提出要调庄扬到法院当民事二庭的庭长,当庭长比在检察院当副处长提了半级,在这半级的诱惑下,他忽略了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匆匆忙忙办了调转手续。结果,人大把他担任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二庭庭长的提案一巴掌拍死了。他的人事关系已经到了法院,再回检察院也没他的位置了,原来的副处长职务已经被人占领。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钻了圈套,闹了个鸡飞蛋打,两头没着落。这一招很毒辣,搞得他非常狼狈,把他晾在那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凄惶了多半年,四处申诉了多半年,司法系统根本没人答理他。他没办法,跑到组织部要工作,向组织部原原本本陈述了自己被人家耍弄的经过。组织部煮了个夹生饭也挺恼火,听了他的陈述才明白堂堂组织部也让人家耍了,自然更加恼火,部长关原在组织部内部会议上说出了“不蒸包子蒸口气”的重话,取得了市委书记吴修治和市长夏伯虎的支持,硬性安排他到市公安局当了副局长。
庄扬在官场上经受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在检察院、法院、公安局这些司法机关单位转了一圈之后,好容易在公安局找了个安身之处,对公安工作又不熟悉,只能分管后勤、培训这些二线工作,所以就处处保持低调,坚持多种花、少栽刺,由过去意气风发、作风硬朗的少壮派变得谨言慎行,有意无意地磨炼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很多人都说庄扬到了公安局以后成熟了很多。
局长死后,当局长的接班人也曾经是庄扬心中萌起的小小渴望,可是,庄扬是一个理智的人,冷静分析,自己连当个法庭庭长都让人大否了,如果再提任局长,人大更不可能通过,即便挖空心思通过活动得到市长的提名,到人大还得给封杀,再次受辱,所以也就没有痴心妄想去当局长。然而,树欲静风不止,去不去努力当局长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因为他手下分管的那一摊还有很多人等着他腾位置呢。其中最为积极、动作频频的就是后勤处的处长司光荣。
公安局局长一般都兼任市政法委的副书记,属于副地级,所以公安局比起其他局稍为高出了半截儿,相应地就有了处的设置,其实处长就是副处级,副处长其实就是正科级而已。司光荣想当副局长,当然,不光司光荣有这个想法,哪个处长不想当副局长甚至局长呢?可是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有空位才行。这就像打高尔夫,有洞才能进球,没洞球艺再高也没用。
司光荣目前的野心就是想当副局长,实现这个小小野心的现实障碍就是庄扬。庄扬必须走,腾出现在的位置才能使司光荣当副局长的美梦有成真的可能。如果庄扬能继任局长,司光荣作为庄扬的手下也就成了最可能继任副局长的人选。谁都知道这个道理,升上去的官员总喜欢从自己的老部下里提拔几个体己人儿。庄扬当了局长,很难想象他从别的部门提拔一个人来充填自己空出来的位置。
司光荣的外号很不雅:私处。外号的原委跟范局成为饭局事件相似。现在的人太懒,懒得多说一个字,某处长就简称为某处,司处长的简称就是司处,听着就是私处。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打字大都用简拼输入法,打到“司处”的时候,首先出现的都是“私处”而不是“司处”。私处是阴部的书面语,于是公安局里例如刑警队老牛之类的人物就开始琢磨他,每次叫他“私处”之后都要嘿嘿嬉笑两声,笑得他汗毛直竖,追问人家笑什么,老牛说:“笑你怎么露出来了。”
把他叫“私处”还有另一层意思,说这个人的性子比较阴,话虽不多,只要一说出来都是有目的的。心里比谁都有数,别人的底细他摸得清清楚楚,他自己的底细谁也摸不透彻。看到别人都在心急火燎地抢局长,庄扬这位顶头上司却稳坐钓鱼台,司光荣心内大急,庄扬放弃了这次机会,就等于剥夺了他的机会。皇帝不急太监急,可是太监终究做不了皇帝的主,司光荣只有说动庄扬积极投入到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去,他自己也才有希望。
司光荣拿了几份接待单子,又从接待烟里拿了两条中华来找司光荣签字,司光荣正趴在电脑桌前面上网,司光荣喊了一声“报告”,把庄扬吓了一跳,连忙关掉了正在浏览的窗口,在窗口关闭之前,司光荣偷觑到屏幕上有一些光屁股女人,心里暗笑的同时,又有些微微发冷,庄扬在上班的时候偷偷浏览这种网站,说明他已经非常颓废,一个积极向上,把事业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