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1 / 2)
民国十四年年初,中国大总统发布国防军军区司令官调动名单,这次调动是正常的调动,为了防止出现军阀集团进行的调动,除了西域的【第】一集团军宫小旗之外所有集团军司令全部调动。
关于宫小旗是否继续留任在新疆的问题王茂如也纠结了一阵,国防军将来之中最能打的要数任元星,最稳的是赵增福,最萌的是张镶武,但是若论治理边疆的能力最强的,就是宫小旗。
宫小旗在西域,少族不敢叛乱,异国不敢内渗,像是什么跑到西域宣传大突厥斯坦主义的土耳其人,被他满门抄斩的极多。
甚至宫小旗提出以暴制暴的行为,派遣精锐士兵前往土耳其挑拨土耳其国内内战,挑拨土耳其的突厥人与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北方的苏俄发生民族武装冲突,严重地影响了土耳其总统凯末尔的经济建设。
在得知这一切都是中国人搞的鬼之后,凯末尔向王茂如发出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警告中国人不要再做这种举动,否则他将对中国实行报复。
王茂如很好奇土耳其怎么报复中国,两个国家隔着苏俄、波斯、阿富汗和里海,所以他给凯末尔发了一封回电说:“管好你的人,如果再到中国传播什么大突厥,中国会让你们大灭绝。”
气得凯末尔在安卡拉大骂中国人不是好东西,随后开始着手组织士兵与反对派交战——土耳其独立之后,国内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反对派得到英国的支持暗中四处造反。
王茂如最终决定支持宫小旗留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并兼任西域方面军总司令的决定,也表明了他对宫小旗的信任。但是他对于其他十五个军区司令全部进行了调动和调整。
其中,驻扎在努尔干与东蒙古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员魏东龄,与驻扎在广东广西的【第】六集团军司令员赵增福对调。
驻扎在与日本隔海相望的东吉省【第】三集团军司令员李品仙,与驻扎在川康臧的【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员卢焘响对调。
驻扎在甘肃、青海、外蒙古的【第】四集团军司令官雍星宝升任为国防军陆军参谋部参谋次长兼参谋司司长,【第】六集团军参谋长张孝准升任【第】四集团军司令官。
驻扎在辽宁、热河的【第】五集团军司令官毛子平,与驻扎在云贵高原【第】七集团军司令官杜宝三对调。
驻扎在京津唐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官王其垣,与驻扎在山东、江苏的【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官许正义对调。
驻扎在吉林黑龙江的【第】九集团军司令官张镶武对调,与驻扎在西域的泰西省【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官陈炯明对调。
驻扎在闽浙赣的【第】十集团军司令员姜登选,与驻扎在两湖的【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官赵庆对调。
驻扎在陕青宁的【第】十三集团军司令官顾品珍,与驻扎在西域安西省的【第】十六集团军司令官赵恒锡对调。
近卫装甲师师长王庚升任国防部空军次长,臧浩升任近卫装甲师师长。
从军事调整方面,各个团长也在进行逐步的调动,但是并没有像集团军军长调动这样具有影响力,王茂如对集团军领导的调整并不出人意料。
萨镇冰大概是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像这次大军区调动,他的命令引起了很快被众人拖着不执行,而王茂如一通电话之后立即执行,这充分说明了那个被封杀的公知议员对王茂如的弹劾是正确的,也许他的天真的一切照抄美国的想法不切实际,但至少从他弹劾王茂如干涉军方这件事上是没错。
但他错就错在,他弹劾的人,是王茂如。王茂如不是柯震东,他的脑残粉是以军方为首青年人作为主力的一群人,公知议员没有被打死暗杀,还多亏了王茂如下令暗中保护。
接下来在新年之前,民国十四年年初的国防预算中,蒋方震代表国防部提出了2.4亿银元国防经费的预算,其中陆军军费1.2亿,空军军费0.9亿,海军军费0.3亿。
王茂如几经考虑,只给了国防部1.8亿的国防预算,除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国防预算。
例如在中苏边境38万公里上建造铁丝网碉堡等边界线,防止双方国民越界,也防止双方边界争执不断。苏俄实际上比历史上做出了更多的退让,只是中国人强大了,寸步不让,有些咄咄逼人了。王茂如否决了一些引起战争的决定和经费,也有一些人心中略有不满。
但是在王茂如看来,缩减陆军部分没必要现在就建设的基础建设是必然的选择,尽管这些基础建设很有必要,但是在现在提出来未免有些增加财政负担。
如今苏俄正在着手恢复人口,甚至鼓励中国人到苏俄去居住。同时苏俄开始了对内部文化改造,大量地主和知识分子被流放到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但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因为俄国的内战比历史上持续时间更长,造成的伤害更大,苏俄领导人出人意料地没有将这些地主富农知识分子杀害掉,而是要求他们必须结婚生子,给伟大的苏维埃俄国生出更多的孩子。
甚至苏俄提出了一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