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山野长空尽玄黄 (2)(2 / 3)
银的共鸣,剑和水银以及水银和石槽的摩擦产生了类似于女人哭泣的声音。因为水银环绕了一圈,所以适才便没有听出声音传来的方向。现下发现,不禁哑然失笑,心想哈密古人当真了不起,竟然巧妙地用这种方法来使闯入者感到恐惧,从而保护墓室不被盗窃。但是这声音不大啊?为何在外面大戈壁上还能听得到?还有,那些清清楚楚的幻像又如何解释?
这些都是张无忌所不能解释的,便是他那个时代,也没人能够解释。到了现代,这些神秘现象才被人知道了真相。首先那海市蜃楼,因为空气中的电子有着很强的记忆能力,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往往都是一个场景连续重播的,这般三百多年还能重播的现象虽然罕见,却非多大的奇事;而那在十多里外的戈壁上都能听到的其实并不十分响的哭泣声,则是因为这些数量极多的水银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出来的声波,听起来不甚响,却具有极大的能量和穿透力,就像张无忌的长啸一般,即使声音不响,也能传到很远的地方一样。众蜥蜴感应到了外界的气象巨变,有些骚动不安起来,因而引起了“哭泣”声,这“哭泣”声传到地表,地表起伏的地势还能起到一定的扩音效果,便是十数里外,也能清楚地听到。这些张无忌都不能理解,唯一的解释便是鬼作怪了。
这两只巨蜥瞪着张无忌好半晌,一只终于忍耐不住,长舌猛地一吸溜,呼地便窜了过来。它的前足刚踏过第一道沟,那石灰中的排刀便被它沉重的身体压得顶了起来,至少有三把刀同时刺中这头巨蜥的腹部,谁知这些刀埋在石灰之中时间太久,早已锈蚀不堪,刺到蜥蜴那坚硬的鳞甲上竟然如同破铁皮似地弯了,丝毫没有伤着蜥蜴。那些蜥蜴似乎以前受过这些刀的苦,况且石台之上除了石灰就是硫磺,味道难闻得紧,又没有任何令“人”感到兴奋的东西,上来吃过亏后,便再也不敢也不愿上来了。虽然那是很久远的事,甚至是上一代或更上一代蜥蜴的事,但这便如老鼠怕猫一样,有些老鼠未必便见过猫,更没有吃过猫的亏(因为吃过亏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变成猫粪了),但老鼠一代传一代,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恐惧(人对鬼的恐惧也许也是如此),所以墓室刚健成时,最先被放入的巨蜥曾以为那是高位宝座,上去吃了亏,以至这个阴影便一直传承了下来,后来逐渐再也没有蜥蜴敢于冒犯头顶上的高台了。如今这两条个头儿最大的家伙,也是被张无忌激恼了才爬上来的。蜥蜴的性子最是坚忍阴翳,一般默不作声慢慢吞吞,但稍一激怒,便会暴躁异常,犹甚狮虎!
这头蜥蜴甚么也不顾了,冲过第一道沟竟然没甚么大不了的事发生,另一头见状也伏低头颅,一窜身,径直朝张无忌咬去。
张无忌本不欲同它们相斗,眼看相持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将水袋拴在了腰带上,提气一纵,脚踩第一只巨蜥的头颅跃了过去。这巨蜥眼前一晃,寻着热源本能地抬头咬去,但只是啪地一声上下牙相碰,什么也没有咬着。它冲得很猛,已经冲断了第二关硫磺沟内的几条长枪,噗的一声响,撞入了第三道沟的长剑中。
这些长剑浸泡在水银中竟得以保全,除了露出水银的剑尖部分以外,其余的仍然铮铮发亮,但这样也足以比巨蜥的皮肉更为坚韧了!那巨蜥胸部中剑,剧痛之下奋起前纵,前足蹋上了对岸,长剑自胸部拔出又再次刺入了腹部,这次对岸的机括又被它蹋中了,长剑上升,便将它的后足顶离了石台,整个后半身和又粗又长的尾巴一齐翘上了半空。巨蜥不愧是冷血猛兽,受此重创不但不死,而且连叫都没有叫一声,只是挣扎得更强悍了。但是此刻它的后足离地,无法纵跃,前足越是刨那前面的石台这长剑刺得也越狠。
张无忌跃到石台边缘,另外那头已经冲过两道沟的蜥蜴也扭头不顾一切地扑了过来,所过之处,枪刀皆折!
这时只听隆隆的闷响声自前方传来,原来那头一半身体冲过第三道沟的巨蜥笨重的身体终于触动了另一道机关,墓室的石门已经缓缓地放下来了!
这也是墓室的建造者们为防止盗尸的一着厉害招数,盗尸者踏上玉尸沉睡的石台,重力引导石台下方的钢索,拉开楔住石门的楔子,那石门便可自门框上方滑落!
墓室潮湿,那石槽滑道里长满了青苔,所以那石门初被启动时才显得滑落缓慢,滑得数寸后,速度便开始越来越快起来。
张无忌看那石门又宽又厚,自己能否举起心中没谱,他来不及多想了,一则那巨蜥被活活地顶在长剑上他看得于心不忍,再则又实拍那巨蜥挣扎过去毁坏了玉尸,便立刻跃了回去,一手抓住了那巨蜥的后颈皱褶,一手抓住了它的长尾,将它生生地从长剑上提了起来。
那头扑向张无忌的巨蜥收足不住扑通一声跌落了下去,台下的三头巨蜥已经跳上了台来。张无忌提起受伤巨蜥便已经纵身跃出,足尖只在石台的边缘一点,便提着巨蜥跃落了地面。手中的巨蜥身被数孔,腹部更是被长剑划开了一尺多长的三条大口,肠子都露了出来,尚不停拼命扭头想咬张无忌。张无忌已经没空理会它了,甩手将它抛开了一丈多远,提气拔足,箭一般跃过了池塘,跃过宽敞的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