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重返旧都(3 / 4)
大。根本无法撼动全部由精锐军队中挑选出来的精锐组建的大宋骑兵,但汴梁的百姓却给了大宋骑兵心灵的重创——我们是同胞手足,你们忘记了吗?
“将士们,奋勇杀敌,大宋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正在看着我们!”曹世雄高呼起来,大宋骑兵齐声怒吼。在远未恢复元气的汴梁城中尽情纵横驰骋,用敌人地鲜血祭奠为重回汴梁捐躯的无数大宋将士,用对敌人的残酷杀戮为无辜死难的中原军民洗刷血海深仇。在如此凶猛的大宋骑兵面前,汴梁城中士气低落的蒙古守军几乎是一触即溃,丢盔卸甲的逃出城外,为了争夺逃生的道路,蒙古守军甚至与汴梁百姓自相残杀起来。
“这一刀是给岳爷爷砍地!这一刀是为宗爷爷砍的!这一刀是……”曹世雄手下的第一杀人魔王杨晨焕总是冲在军队的最前面,每呼喊一声就是一刀斩落,无论对蒙古人、色目人还是汉人都是如此,以至于曹世雄不得不亲自出面组织他。“杨晨焕。不能再乱杀汉人了,先抢占城门。把鞑子赶出城去!您负责北门!”
“知道,包在我身上。弟兄们,跟我杀鞑子去!”杨晨焕对曹世雄的话还是听的,大吼一声领兵冲向北面。曹世雄又转向旁边地嵬名畅和阿志沙等人命令道:“嵬名畅,你负责西门,阿志沙,你负责东门,先把鞑子赶出城去。高鸣,你负责抓捕城里的鞑子官员,焚烧汴梁粮仓。”
“得令。”嵬名畅和高鸣等人各自答应,分别领兵而去。曹世雄自己则亲领一军抓捕城中的汉人百姓,并向那些吓得面无人色的汉人百姓问道:“大宋太庙遗址在那里?你知道吗?”
“将军,饶命啊,我……我不知道。”一连问了十几个人都是回答不知道,曹世雄几乎绝望的时候,终于有一个老头答道:“将军,我知道大宋太庙遗址,二十多年前,你们大宋的军队到那里祭祀过。”
“什么你们大宋?我们大宋,我们都是大宋子民!”曹世雄大喜过望,先是训斥那老头一通,又命令道:“快,带我去大宋太庙的遗址。”
北宋宗庙的遗址就在已经被焚毁的北宋皇宫之中,随着刀兵战火也化为了一片废墟,那个老头领着曹世雄等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太庙遗址。看着长满野草地太庙废墟,曹世雄泪如雨下,命令道:“搭建一个灵台,再找灵牌来和笔墨来,越多越好。再去通知杨晨焕他们,把汴梁城里剩下地汉人百姓押到这里,也是越多越好。”
城里的战事还在继续,灵台很快搭好了,只是空白灵牌不好找,无奈之下,宋军士兵只好去木材铺找来一堆白木板和铁锯,临时赶制了一批粗糙地空白灵牌,曹世雄庆祝挥毫,首先写下赵匡胤的庙号太祖皇帝,然后是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写完了北宋九帝。曹世雄又写下宋理宗之前的南宋五帝庙号,然后是鄂王岳飞、蕲王韩世忠和忠简通议大夫宗泽等得享太庙地大宋名将,并一一供到灵台之上……
“将军,城里的鞑子基本赶出去了,粮仓也烧了,能抓的官员也全押来了。”当曹世雄把孟珙的灵牌放到灵台上时,汴梁城里的战事基本结束。天色也已经全黑。曹世雄命令宋军先是点燃大量火把,也命令押来的汴梁百姓全部跪到灵台之前。设上香炉烛台,并将能抓到汴梁蒙古官员全部押到太庙废墟之前,听侯处发。
“汴梁的百姓们。”曹世雄站在灵台之旁,向黑压压地跪在灵台前的汴梁百姓高声叫道:“你们抬头看看,灵台上面供地,全是大宋的列祖列宗和忠臣猛将。今天把你们押到这里来给他们磕头,就是提醒你们。不光你们汴梁汉人,北方所有的汉人都是大宋子民,大宋从没有忘记你们,大宋军队迟早有一天还要光复中原,光复汉人的江山!”
“我们是蒙古人,不是宋人。”一个年轻男子叫起来,曹世雄脸色一变,那边杨晨焕早已经冲上去把他拖出来。提着刀问道:“你再说一遍,你是汉人还是蒙古人?”
“我……我是蒙古人,我从生下来就是大蒙古的子民。”那个年轻男子据理理争。杨晨焕溅满鲜血的脸狰狞一笑,钢刀一捅剖开那人胸膛,将他的心生生挖了出来,将与旁边地士兵命令道:“供到灵台前面去。请大宋的列祖列宗看看,我们是怎么教训这些数典忘祖的败类的。”
“小子,够机灵。”曹世雄暗赞一声,转向那些已经吓得哭哭啼啼的汴梁百姓吼道:“还有谁认为自己是蒙古鞑子的?给老子站出来!”没有人敢答话,小孩子的哭泣以被父母堵住嘴。曹世雄满意的点点头,又大声问道:“那你们是不是汉人?是不是大宋子孙?”
“是,是。”汴梁百姓人群中响起一片胆怯地回答声。曹世雄冷笑道:“我知道你们心里不服,但我可以告诉你们,等到大宋军队主力北上的时候,谁要是再敢帮着鞑子伤害大宋军人。刚才那个小杂种就是你们的下场!”汴梁百姓默不作声。大宋军队表现出来的不亚于蒙古人的残忍凶暴已经让他们明白,在乱世中最好还是做墙头草的好。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要想收复中原人心,还需要从长计议地好。”颇有韬略的曹世雄暗暗心中说道。那边杨晨焕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