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剑阁(1 / 4)
如果说汉中是益州的屏障,那么广汉郡就是益州的门户。汉中和巴郡北部地处于秦岭、大巴山脉,还是几条江流发源地,想从巴郡进攻成都,除非是从荆州方向的江水入侵,否则北部山脉根本就是不可逾越的天险。如此,想要从汉中攻取重地成都,广汉就是不得不攻克的“围地”。
东汉一代,阴平地处广汉属国,与凉州相邻,是刘璋控制的最北一个据点。
城下陆续开来大股敌兵,杨怀、邓贤两人焦急地在城头巡视。
一个肩上带有带伤的斥候快步跑到城头,“两位将军,敌兵也分兵进攻白水,严颜将军让我等先固守,在择机突围偷袭敌军后面辎重。”
“这是刘益州的命令么?”杨怀问道。
“这是严将军还有张任将军磋商后的决定,已经派人去请示刘益州。”斥候说道。
“哼,他严颜跟张任凭什么对咱们指手画脚,阴平地处偏远城池又小,若是不趁早突围,必会给袁军吃掉,他们不守阴平所以能说得如此轻松。”邓贤气恼道。
“我早说全军退守剑阁,那样即便袁军十几万人来,也别想通过天险。”杨怀说道。
“报,敌军出现在桥头,约有万余!”另一名斥候跑上墙头禀报道。
“呀,何其速也!”杨怀震惊道。
“他们怎么如此知晓阴平地势,此举是要切断我等后路呀!”邓贤着急道。
“是退是守?退的话还可趁他们在桥头立足未稳,守的话是彻底没有援兵而困守孤城。”杨怀问道。
“退”邓贤咽了咽唾沫,艰难道。
北面城门敞开,城墙上的益州兵突然消失了踪迹。
“将军,进城不进城?”旁边的牙门将问道。
张绣在阵前策马眺望城门的情况,他没有回答部将的问话,吩咐道:“派几骑斥候进去瞧瞧。”
“我想不必了,他们恐怕是要从城东逃走。”一个青年文士策马来到张绣身旁。
“法正先生,你就那么肯定他们会弃守阴平?”张绣问道。
法正也眺望一阵,说道:“桥头退路被切断,以我对邓贤、杨怀两人的了解,他们必不敢困守阴平。”
“那我军岂不是不费一刀一兵就夺取了阴平?”张绣问道。
法正笑了笑,“张将军不必为没能杀敌立功苦恼,追击邓贤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后他们固守剑阁,才是需要到苦战的时候。”
“既然如此,末将这就率部前去追击!”张绣说道。
“不可追得太急,靠近了桥头后才跟马超合击他们,此处就交由我跟太史将军吧。”法正吩咐道。
张绣一抱拳,立即领着本部五千多兵马前去追击。
“稳住后头,不要给他们靠近!”杨怀亲自带领精兵押后。
“滴滴答!”一股五百多人的骑兵渐渐围拢上,张绣取出弓带着兵卒一阵骑射。
“轰隆隆!”两百多益州兵冒着箭矢将一个个石块滚到小道上,将道途堵死。
张绣气恼地收起弓,这伙益州兵熟悉地形,沿途处处设险阻截,弄得他们手忙脚乱。
“快让后头步卒上来搬开石头!”张绣喝令道。
蜀地山多,偏道小道也只有当地人才知晓,这样给了杨怀等人很大优势。
白水既是江名,又是地名。白水桥头段,马超领着近万兵马牢牢占据了南岸桥头。
邓贤心中焦虑,对方兵马已经以逸待劳稳稳占据南北两岸,进可攻击己方,退可稳守南岸,而己方兵马虽然也有一万多,但被白水阻隔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从东边河段渡河!”邓贤急令道。
两万的兵马开动,快速移到桥头东面白水上游河段。
神情冷峻桀骜的马超提起虎头枪,对一旁的马休吩咐道:“你领五千人在这里把守,我去追击!”
说完他点齐两千黑稍骑兵还有三千步卒开过桥头直追邓贤。
“滴滴答!”沉闷的铁蹄声紧紧逼近了邓贤后部。
“不打退敌兵无法过河,唯有死拼!”邓贤发起狠来喊道。
“杀啊!”最后排千多长戟兵被邓贤急掉回头。
“哧溜溜!”战马一个急转,马超跃出黑稍骑兵队伍,他打斜地冲向在前面指挥的邓贤。
“嗤嗤!”长矟经过加上战马的力道,起冲击力可想而知,前排的长戟兵非死即伤。
“靠上去!”邓贤大声喊道。
前排兵卒的死伤为后面一排兵卒反击赢得时间,长矛冲击力减缓,益州长戟兵跃上前。
“呼!”一杆杆长矛收回一段距离,战马也被操纵着跑向斜左。
“啊!”最后边的黑稍十几个骑兵来不及调转马头,被靠近的长戟兵挑下战马。
“嘿哈!”黑稍骑兵趁着调转马头收回一段距离的时机,也再次刺出长矛。
“铛铛铛!”虎头枪拨开长戟,马超迅速迫近了邓贤。
“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