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遭遇(3 / 4)
胡人作战过?”
那军司马叹了一口气,“那些都是旧事了,不过在下确实抗击过胡人。”
“你是公孙瓒旧部?”袁尚问道。
那个军司马也不隐瞒,轻轻点了点头。众人一时警惕起来,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少将军,讨伐公孙瓒之战后,不少渔阳人逃难各地,我因他识字能写而收留做了军司马,并无其他意思。”阎柔赶忙解释道。
袁尚倒不在意,说道:“就算是公孙瓒部下,也都是汉人,如今讨伐乌桓就应当抛弃成见而同仇敌忾。不过我管先生气度非凡不像小吏,还未请教您高姓大名。”
那军司马拱了拱手,“在下从军征讨乌桓,盖因想助少将军除去边患。本打算是要隐姓埋名的,可是少将军问起在下不好隐瞒,我旧时在公孙将军麾下,姓关名靖。”
“呀!是公孙瓒的从事,此人乃公孙瓒心腹,战后我军四处缉拿他,可是却始终找不到他的踪迹。”郭图对袁尚说道。
“你是为除边患才从军出征的?”袁尚问道。
“前事已成烟云,公孙将军为人多有苛刻,败于袁家绝非偶然。在下也仅想保全性命归隐民间,可是管某是边地之人,深知三郡乌桓之祸害,故此略尽绵力欲助大军破敌。”关靖解释道。
公孙瓒极其仇视异族,他帐下的人自然也是差不多,对关靖的说辞袁尚相信了大半。而且关靖追随公孙瓒多年,对乌桓鲜卑等胡骑的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有了他的相助当真是又添一臂膀。
袁尚让关靖坐下,问道:“请先生将破敌之法详细说来。”
关靖拱手还礼,“先派出斥候伪装成牧民,侦测乌桓各部族所在。再派五千以上的轻骑转战各部族之间,不求全歼只求搓其锐气,如此还可让蹋顿不能迅速集结起胡兵。等我步卒跟上后,就从正面列阵抗击胡骑,再让轻骑迂回敌后包抄突袭。如此不出三战就能击破乌桓大军。”
“好,公孙瓒昔日击破胡兵也是如此战法么?”袁尚问道。
“大体相同,不过公孙将军所部骑军所占份额更多,甚少步骑配合。”关靖答道。
贾诩仔细听着关靖说的战法,过了会对袁尚说道:“少将军,在下有一计,就是将骑军全部派出绕到柳城北面,并主动暴露步卒的行踪。如此将敌之精骑全都吸引过来,好给骑军创造更好的战机。等骑军转战迂回再同步卒前后夹击蹋顿的主力。”
“将骑军全部派出太危险了,先有李陵战败的先例啊!”郭图说道。
“我军多有偏箱车,步卒结成营垒防守的话,应当能抗击住胡骑的冲击,否则派出的骑军少了战果必定不大。李陵能以数千残兵抗击数万骑,我这万多精兵难道还不能做到!”袁尚决定道。
天高云淡,柳城西面喀克新是块贫瘠的草场,平时牧民就少,但在两日之间更加稀少起来,而山包之间零零散散地出现一些哨骑。
天地间极为空旷,乌桓语唱出的牧歌和着微风,悠扬地飘散开。八骑乌桓兵登上了小山包,他们眺望着远方,防备着敌军的突袭。
“步柯大叔!”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埋怨道,“你瞧一连出来好几天了,这里哪有半点汉人的踪迹。他们要真来柳城,那不跟南边来啊!西边的大山哪能走得了人?”
“是啊,步柯。当初你就该跟上面的大人说去南边,要知道发现了汉人的踪迹,那可是每人赏两匹好马的啊!”另一个乌桓兵也抱怨道。
叫步柯的小头目虽然五十多岁,但久经风霜整个人显得格外苍老,他的面颊上还有一道狰狞的刀疤。
“哼!你们这群狗崽子知道什么,也不瞧瞧咱们老的老小的小,真个碰上汉兵,你们跑得回去么?”步柯闷声道。
“唉!汉人算啥子,就不信骑马还能快过咱们!可是来这地鼠也不打窝的地方,半月后回去只能得一只老羊!”
看着几个手下都是愤愤不平的样子,步柯扯开了衣襟,指着肚皮上一道触目惊心的疤痕,说道:“你们这群不知死活的崽子,瞧瞧这是什么,汉人中也有身手了得之人,你们不知道汉人铁骑的可怕!他们射的箭跟咱们一样厉害,但是他们全身披甲,刀戟也锋利无比,一刺就能将你的皮甲捅破,而你的马刀只能将他的铠甲砍出一点缺口,你射的箭要是不中眉心是杀不了他的!”
那少年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那为何大人们都说汉人不堪一击,碰到咱们乌桓勇士就跑?咱们以前不是经常南下抢他们的东西么?不见得他们有多厉害!”
“你们谁的身手自认比我这老家伙好的,有没有?”步柯问道。
见几人都不敢答话,步柯摇摇头,“就连我的身手也达不到,你们要是碰上汉人精骑,那能活命的可能更小了。大人们只会让你们不断地厮杀,夺得的财货呢就收到他们那里。”
那个少年咽咽唾沫,问道:“当真有那么可怕吗?”
“当然,像羔羊一样的汉兵也有,当年丘力居大人就率我们这批勇士打到了汉人的腹地去!”步柯脸上露出无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