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婚(下)(2 / 3)
董承坐正身躯,说道:“陛下让你照料好公主殿下,自从洛阳之乱来殿下受了不少苦,不过陛下说总算成就了一对有情人。”
袁尚哑然,他对刘妍的印象不差。在洛阳那时明知万年公主对自己有意,但出于顾忌袁尚故意疏远了她。想不到历尽周折刘协还是给他们赐婚。
“陛下在许县可好?”袁尚扯开话题问道。
董承眼珠一转,诉苦道:“啊!今年大旱,许县也是歉收,陛下跟大臣们商议后裁撤了不少兵卒,大臣们过得也是节衣缩食。不过曹孟德倒是资助了一批粮草。”
袁绍、袁尚等人哪听不出董承话中之意,这是埋怨袁家不对朝廷上供。
袁绍神情有些尴尬,辩解道:“唉,河北的旱情更加严重,几乎是颗粒无收啊!期望能度过这个当口,来年秋收后我必然给陛下送去朝贡。”
董承笑了笑,“袁公能有这份心意那真是太好了,什么时候您可以来许县觐见?陛下可是十分惦记着袁车骑您呐。”
袁绍也干笑了声,“我也无时不惦记着朝廷,只是河北军政要务繁多,实在脱不开身。”
汉室衰微,各地诸侯相互攻伐,这是天下共知的事。对于袁绍等豪强的野心,朝中大臣怎么会不明了。只是豪强们明面上还遵从皇帝,大家也就心照不宣,不撕破脸面。董承知道要重振皇帝的威信,那必须掌控强大的实力。但此时朝廷龟缩颍川的许县,掌控的地盘不过几县之地。甚至要看曹操、袁绍等豪强们脸色办事。要消灭不臣的豪强谈何容易,朝廷也只能一步步来,所以大臣们都同意跟袁家联姻,好寻求一个强力的依靠。
因为叹道政务,席间气氛都有些沉闷,众人只是举爵饮酒。
宴饮间还有“百戏”表演,陆博、酒令、弹棋、射覆、俳优等游乐活动也是热闹纷呈,整个婚宴一直持续到掌灯。
袁尚一直陪在袁绍左右,冀州高层跟那些宾客也都聚集大堂中,众人没有边际地清谈着。仆从点上灯不久,陈琳就急匆匆地将袁绍请到旁边隔间。一会后袁绍走出来,脸色有些不自然。
袁绍干咳了一声,说道:“显甫,时候也差不多了,你快去新房吧。”
袁尚答应一声,拱手跟众人道别。而那些宾客也是会意地大笑,说什么齐人之福之类。
袁绍继续神情自若地跟众宾客宴饮。袁谭跟辛评交换一个眼神,各自点头。这时田丰跟沮授两人也出到院落外,时隔三年多两个好友再次共聚一堂,都不禁生出感慨。
“元皓,你回到冀州也不来我府上走访。”沮授埋怨道。
田丰笑着叹了声气,“如今我是青州刺史幕僚,你是冀州牧幕僚,况且正值此微妙关口,我不想被人说将你拉到三公子一党来。”
沮授摇摇头,“我不会掺和进三位公子间的争斗中。主公的大计为重,首要是内部的安定,否则与强敌交战,我方不战自溃。”
田丰看向不远处灯火通明的大堂,“你不想掺和进公子间的夺权争斗,但人家未必会理解你的苦心。”
说到这,沮授神情带有些愤然:“主公不过占据四州之地,外头还有强敌环视,曹操、刘表、袁术、孙坚岂是好相与之辈?可叹袁公大业未成,他们就争权夺利起来。殊不知一旦冀州因内乱而败亡,他们所争的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虚!”
“三公子是个识大体的人。”田丰说道。
沮授摇头苦笑,“三公子确有干才,但是嫡庶之分岂可颠倒?有时我想,要是三公子跟大公子倒掉身份,那该多好!”
“三公子是三公子,大公子是大公子,郭图、审配他们都选了一方下注,公与你只能两边不讨好。”田丰叹息道。
听到田丰这么说,沮授不无惊讶问道:“难道元皓你决定相助三公子?”
田丰不住苦笑:“自从随三公子去青州后,大公子他们就将我看成青州党,即便是严守中立又如何,到头来大公子会领情吗?”
沮授深深看了他一眼,说道:“元皓你变了,只要三公子不放弃夺权,冀州内部必有一场明争暗斗。要是从前的你,应当顾全大局的。”
田丰神情严肃,他将袁尚遇刺的事说出来,并说道:“所以身为三公子的幕僚,我不能陷主人于不义!再则我相信三公子比大公子更适合继承袁公的位子!”
“难道你不怕冀州内斗自损实力,给南边的曹操可趁之机么?”沮授问道。
田丰长长呼出一口气,坚定道:“公与你还是不清楚三公子的才干。不瞒你说,即便脱离了冀州,三公子凭着青州也能雄霸一方,进而成就大业!”
“这怎么可能,青州之地怎可跟河北相比?”沮授惊讶非常,他知道这位好友不会吹嘘,所以震惊于青州的实力。
田丰笑了笑,“青州上下经过三年的励精图治,已然恢复了元气。黄巾家眷和各地迁徙来的平民充实了户籍人丁。盐铁、纺织、酿酒使库府积累了钱帛。只要再有三年的囤积粮食,可征调的青州精兵不下二十万!三公子的幕僚中,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