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判断(3 / 4)
阻,一部分人跟着去看他们能不能破城,而剩下的一部分则在一边冷笑,等着看笑话——这批人大部分都是昨天负责填壕沟的,他们被骂无能后就反唇相讥,称那些后排备战的人都是胆小鬼——这明明是战术安排,后排的人没有去打头阵也不是因为胆小。
等邓名赶到的时候,几路好汉已经抬着云梯冲上去了,他们打算先踩着梯子跑过壕沟,然后再搭起梯子爬上城墙。
其中两路还没有越过壕沟,就被潍县临时组织起来的丁勇用石块打退了,剩下的人运气比较好,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冲到了城墙下——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战备进行得好,这些好汉完全没有想到事先隐蔽和佯动,所以从一开始攻击意图就完全暴露在守军眼中。但是潍县并没有多少绿营,大部分城墙的保卫者都是城里拉来的壮丁。这些壮丁看到好汉们头上扎着红布,光着膀子、叼着刀子气势汹汹地扑过来时,都吓得跑回家去了。
可是梯子搭上城墙后,却发现云梯不够高,潍县的县令也没有想到要用栅栏和土砖垫高城垛,而是好汉们的目测有误。因为赌气而仓促发起的进攻也缺少准备时间,所以梯子的长度出现了问题。
眼看爬不上城,梯子上的好汉们只好退下来,开始在地上挖掘土石想垫一个土台出来。不过不等他们做好梯子的垫脚,城内的绿营就闻讯赶到了,还砍死了几个逃跑的壮丁杀一儆百。当冰雹般的石头从城头落下后,这次进攻又毫无悬念的失败了。
“再这么打下去,我们就要帮潍县练出一帮精兵来了。”邓名看得摇头不已。
几个山大王在攻城时的阵前动员更让邓名心惊,他听到那些人大喊着:“杀进县城,一人分一个大姑娘”来鼓舞喽啰们的士气,更可怕的是这话还让城上的守军听到了。
“今天没能破城,我真不知道是倒运还是走运。”邓明叹道。
山东的起义军中鱼龙混杂,很多人确实是山贼土匪,那些城市出身的大侠、少侠也有一些是往日横行不法之徒,要是让他们攻破了城池,估计潍县要遭殃。
邓名并没有带来大批的嫡系军队,义军虽然畏惧川军的武力,但绝对不会理解川军的政策和军纪,而要想鼓动他们冒着矢石攻打县城,那些山大王洗城的号召绝对比邓名秋毫无犯的要求更有号召力。
在这次失败后,各路山贼终于认识到即使邓名和川军能把祖泽溥打得片甲不留,县城的城墙对义军来说依旧是不可逾越的壁垒,于是按捺下破城大掠的热情,转过头来向川军虚心讨教爆破的技巧。但这时由于担心破城后出现的问题,邓名对训练山东起义军爆破技术也不是那么热心了。
“必须要找出一种方法,让这些义军的成员变成名副其实的义军战士,不要光琢磨着打家劫舍。”邓名让爆破小组把传授技巧的速度放慢,首先让起义军在周围练习一下挖掘地道的本事,不要立刻把火药交给他们。
与此同时,邓名命令卫队带着他的名帖拜访附近的缙绅,试图寻找一些能够帮助他在破城后维持社会秩序的合作者。
刚刚听说邓名登陆后,附近的缙绅、豪强都聚集家丁自保,而在祖泽溥溃败后,这些缙绅意识到明军的强大,开始给邓名送来粮食,希望明军能够不洗劫他们的宗族和村庄。
夏捷夏举人就是一个潍县人,平时住在乡下的宅子里,刚刚得知名震天下的保国公出现在山东地面时,他和其他缙绅一样分发粮食,把佃户聚集起来自保。祖泽溥惨败,邓名率领的义军包围县城后,夏缙绅就代表周围的豪强亲自来邓名的军营中为民请命。
“我军的军容如何?”见到亲自押送十大车粮食的夏老爷后,邓名开门见山地问道。
“威武雄壮,真是王师天兵啊。”夏捷立刻称颂起来。
“这话欺心了。”邓名摇头笑道:“周围的军营我哪能不知道,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昨天攻打潍县的时候,还嚷嚷着要洗城呢。”
“有保国公在此,必能保得一城平安。”夏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邓名的脸色。
“我可没有这个信心。”邓名依旧摇头:“我的大军还没有到这里,这数千好汉我根本控制不住,进了城他们会干什么我也能猜个大概。现在我没有立刻让我的手下参与攻城,就是因为害怕他们祸害城中父老,给朝廷和王师抹黑。”邓名盯着夏捷看了一会儿,诚恳地问道:“夏举人可有良策教我?”
“保国公慈悲啊。”夏捷终于确定了邓名的真实态度,跪倒在地举起双臂高呼:“国公啊,这是几千豺狼虎豹啊,要是让他们破了潍县,势必涂炭城内的生灵啊。”
刚才从周围的军营走过时,夏捷认出了好几个赫赫有名的江洋大盗,他马上把这几个人的名字报出:“国公啊,这几个人平时绑票、抢亲,无恶不作,于七爷起事的时候他们也没参与,就是听说保国公大败祖泽溥,才下山想跟着抢一笔的啊。”
用夏捷的话来说,于七本人始终没放弃招安的念头,很多于七的战友也惦念着这件事,所以没有祸害乡里。但有一些人是货真价实的趁火打劫。很多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