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算计(2 / 4)
到有人笑话他,怎么天子招降两个人,季行就担心着以后会弄笑话?难道以天子之尊,还不如丞相大人了?”
耿纪苦笑一声,对伏德的迂腐无话可说。以他看来,天子目前的实力就是不如丞相,但这话却是不能说出口的,伏德这样的说法,道理上永远是占着上风,但实行起来,却是寸步难行。在天子面前,他不好反驳伏德,只好咧嘴笑了笑,一声不吭。
天子也有些不快,但他比伏德要好些,知道耿纪的话虽然伤面子,却是实情。他抬手拦住了正在继续发挥的伏德,诚恳地对耿纪说道:“那爱卿以为该当如何,总不能就这么让皇叔断绝了向善之心吧。”
“以臣看,这封诏书当然是要发的,要不然他们也会看轻了陛下,把朝庭不放在眼里,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算是招降了,也不能成为陛下的助力,反而会坏事。所以这诏书一定是要发的,至于催逼的程度,可以略微放松一些。这样既就显示了朝庭的规矩,又不至于逼反了他们,他们也能体谅陛下的宽容之心。”耿纪还是那么慢条斯理、说两句想半天的样子。天子一听,心中一动,急躁的心情有些明白过来这,连忙对耿纪说道:“爱卿说得有理,再说再说。”
“周大人是卫尉,只要镇南将军不在荆州,他就是那里的最高官员。而且他久经战阵,用兵能力不在镇南将军之下,如果没有人掣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自然能占得上风,镇服其心,比起一味让步来,或许更能有效。”
“你是说,让周爱卿在江南?那镇南将军怎么办,他已经犒完了军,很快就能回到江南。”
耿纪笑着说道:“天子要聘丞相的女儿为妃,这不是已经走完了应有的程序了吗,镇南将军的姊姊大婚,他这个未来的国舅爷,总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许县去打仗吧?”
耿纪说到这里,有些犹豫的看了一眼伏德,伏德的脸色大变,紧闭着在嘴在旁边生闷气,见耿纪看他,扭过头去装看不见。曹家的女儿要进宫,那他伏家的皇后岂不是要下台?伏家的权势和曹家不能比,他们除了几个能读些书做点学问的人,就没有掌握实权的,全仗着伏皇后才封了侯,如果伏皇后被废了,他伏家还玩什么?
天子见耿纪犹豫,又见伏德不快,心里也有一些内疚,自从去年荀彧提出这个联姻以安曹家之心的办法之后,天子虽然没有反对,但一直不是很热心地去推动,以曹节年龄还不大的借口,能拖一天是一天,尽量把废后的时间往后延迟,以减免心中对伏寿的愧疚。现在耿纪又提出这个联姻,并要以此来牵住曹冲的时间,让周瑜好在江南有周转的余地,说起来倒也是个好办法,值得一试。想到这里,他轻轻地点了点头,对耿纪说道:“爱卿继续说。”
“唯!”耿纪见天子首肯,又接着说道:“陛下与曹家联姻,对曹家来说是件大事,不光是镇南将军要留在许县,就是骁骑将军曹彰、征西监军曹丕,都要赶回来的,陛下不妨趁此良机,在两地安插些人手,以期后效。”
天子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眉毛一挑一挑的,显得十分兴奋。伏德见了,心中不喜,却又不能发作,只是哼了一声,告罪道:“臣身体不适,想先行告退,还请陛下恩准。”
天子听他口气不对,知道他心中不爽,也不怪罪他,便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爱卿就先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朕再派人去请爱卿就是了。”
“不敢!”伏德直声直气的应了一声,起身施了一礼,大步流星的走了。天子也不与他生气,对有些尴尬的耿纪说道:“爱卿不要放在心上,你细说说,看有哪些人可以值得信任。”
“钟繇钟元常,久镇关中,上次因为兵败,现在正在邺城闲居,他既得丞相信任,想必天子提议由他再赴关中,丞相也不会有什么不满。我听他的儿子钟毓钟稚叔,心有朝庭,年少英才,陛下何不招他入宫为郎,以示恩宠?”
天子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这人倒是可以用得,只是他与丞相关系极好,他会听朕的吗?”
耿纪笑道:“钟家与荀家一样,都是颍川的大族,荀令君为丞相立了那么多的功劳,这次却因为心向陛下而被丞相一下了剥夺了所有的权位,要不是因为他与丞相有姻亲关系,下场还未必可知,这样的事我想钟元常不会无动于衷。他纵使不能全听陛下的号令,至少也会心有疑虑,不会与那些心无朝庭的人一样对丞相府死心塌地。自从荆州重归朝庭以来,关中外逃的士族不少都已经回到了关中,如果不是这些年一直在打仗,恐怕回去的人还要多些,这些人是一心想要出仕的,陛下将钟元常派到关中去,就可以征辟一些名士入朝,壮大陛下的实力,我想只要做得不要太招摇,钟元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呵呵呵……”天子轻轻的笑了起来,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耿纪摆了摆手说道:“爱卿接着说……”
※※※
三月底,官道旁的老树吐出了新芽的时候,曹冲回到了邺城。他还没进城,就接到了曹操的命令,让他去玄武池回话。曹冲不解其意,只得放弃了进城先见一下母亲和那几个留守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