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来者不善(五)(2 / 3)
人愿意,大概也是嫁做侧室……这样,后半辈子的命运,也就可以想见。或者有别的选择,便是这样一个人过一辈子。但是即便是这样的选择,所承受的压力也不见得就小。
她并不愿意这样,只是也无法可想。
这样的情绪积累之下,她的情绪就不太好了,只是她也知道没有表露出来的必要。因此除了无人的时候,会对着花草之类的发怔之外,她一直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隐藏好。然而这样的日子久了,也会觉得累,觉得疲惫。
这是许安锦多日以来的常态,但是今日似乎不是这样。今日她的情绪变得很奇怪,似乎有点喜悦,似乎又在担忧着什么,其间也流露出继续惶恐无助的茫然。这样的情绪,其实自从一个月前收到那封来自杭州的信笺之后,就一直有了。
这个时候,有些事情,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知道有人来岩镇了,她知道对方的身份,知道对方的目的……也便是如此,她的心情才变得复杂起来。
当日的墨展,她作为许家人,自然也是参加的,一袭书生打扮在人群里,也没有人发现。随后见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听到了很多人对于许家的议论。带着惊叹的话语,让她觉得有些自豪。她也见识了程家、方家同许宣的对峙,听到了无锡传来的消息。当时她在人群里,紧紧捂住嘴唇,才没有让人看出来她惊骇和伤心。
这样的情绪,在她见到陡然间撞入人群,又以某种古怪的姿态离开的两个人的身影,才渐渐变做惊愕。
当时因为顾士鹏身死所带来的悲伤还挂在脸上,随后便被那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所影响。她不知所措地站在人群里,看着他身边那个华服青年醉酒离开,那个人好像叫邓宣明,在杭州那边是出了名的纨绔。
随后便知道他来了……
李贤。
之后就一直浑浑噩噩的,直到回到家中,她在梳妆台前坐下来,过了很久之后,才发现自己连妆也忘记卸。顾士鹏的事情所带来的压抑还在心中,但是也显得有些黯淡。
只因为曾经的一个赌约,他就真的来了。
……
记忆溯洄,仿佛又回到在杭州的那些日子。在那些日子里,大抵都是不如意。因为方如海对她的冷淡,连带着整个夫家都不待见她。这样的态度,连家里的下人们也受了影响,对她也并不热络。明里暗里,没少受气。她乔装书生,出入一些场合,内里说起来,也有着某种反抗的因素在里面的。
出入一些文会、诗会,她都保持着必要的低调。但是,还是被人看出端倪来了。那个人便是李贤。她也是后来回想的时候,才发现不知道自什么时候起,自己所到的很多场合,李贤都在。而她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李贤显然已经认出她很久了。
但是即便他们第一次正式认识,对方也都没有点破。
那是一年前的上元,在花灯节上,她和他正式见面了。彼时她孤身一人,在人群中走走看看。李贤从对面走过来。
随后点头招呼,她还当对方没有认出她。毕竟是一起参加过诗会的人,当时就着一个灯谜说了几句话。其实要说起来,那个灯谜的谜面是什么,她都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当时二人打赌,是他赢了。
当然,这样的赢,后来也意识到应该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随后二人谈论一些话题,她对书生圈子的生活是憧憬的。毕竟在她看来,那代表着某种自由自在。而对于那时候的她而言,自由是最渴望的东西。
相谈甚欢,但她毕竟是有了夫家的人,所说的也是无关风月的一些话。李贤的博学和聪慧从谈话里也能让人觉察到,即便他一直刻意遮掩。总而言之,那次的初识算是在杭州的日子里,为数不多的快乐的事情。
他赢了她,赌注是一句话。
他说:“姑娘,你若未嫁,我娶你可好?”
在灯火阑珊之下,被人认出,当时震惊和羞赧的情绪到得现在都记得很清晰。上元的灯火璀璨如白昼,在她的记忆里摆开一道明艳的花火,会聚成一片盎然的色彩。上元很冷,但是她的记忆同花火一般温暖,就仿佛春天到了。
后来春天就真的到了,河水开始欢快流淌,树梢枝头,不断抽出新绿的嫩芽,燕子呢喃,春雨如烟……
她同李贤的接触渐渐增多,夫家的态度,却越来越恶劣……
二人的相处,多是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她还是书生的打扮,他依旧装作没有认出她。在很多场合里,他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或许是怕给她带来麻烦,或许是别的原因,李贤并没有表现出过分亲密的举动。二人的往来,便如君子之交,浅淡如水。
她也留意起关于对方的一些事情,但是这样的留意在一次偶然间知道他的身份之后,就被失落给湮没掉了。但是,即便如此,她也习惯了在人群里看他。看他挥毫泼墨,技压群雄,一首诗写出来,其余的人就不敢下笔。很多时候,只要有他在的场合,众人即便想要写诗都小心翼翼的。他为人随后,有着极好的人缘,平素与人交际,似乎没有人说他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