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三十五章 战略对话(下)

第三十五章 战略对话(下)(4 / 4)

于长江流域的开发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大量的货物将从这里启运海外。

上海设镇是在咸淳三年,才七年时间,还没有筑城,仅仅是一个小镇,正是李隽这一构想使得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大开发正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将以吴淞为中心,建成一个大都市,长江流域的货物将在这里上船,运往海外,海外的货品也将从这里运往内地。

在座的都是战略家,当然知道李隽如此布点的好处,深表赞同,大声叫好。

廖胜功发表看法道:“皇上,臣以为可以派人把京杭大运河疏浚一下,既便于南北货物运输,还便于兵力投送。”

京杭运河贯穿南北,要是畅通的话,带来的经济军事好处自是不用说,军队可以从江南直发华北,威逼北京也不在话下,这是针对未来光复燕云而提出的前期措施。

李庭芝他们点头赞同,李隽道:“我也是这么想。光复的地方不仅仅需要官员,银子,还需要大批各类人才,还需要资金。人才,我们现在有各种学院,可以培养。虽然现在的规模不大,人数有限,等条件成熟了,我们可以办大点,多办点,办得更好。”

“朝廷要采取措施,把地主、富农、商人手里的银子转化为资金,投入到这些地区去。有了这些资金,这些地方想不发展都不行。”

李隽提出的“给政策,不给银子”与中国现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差相仿佛,中国现在的改革就是“给政策,不给资金”,资金是引进的。中国现在的开放可以利用海外资金,李隽就没有这个条件,只能通过自身的积累获得。

中国古代的有钱人因为特殊的历史环境造成他们把大量的钱埋在地下,数十年后,数百年后不知道便宜谁了,而不是去投资,让钱生出钱。李隽深晓这一历史习惯,才提出这种构想,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地主、富农、商人急剧转变身份,把资金投入流通环节,推进了南宋工业化的进程,百业兴旺。不用说,他们也就变成了实业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