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萧挺的选择!(下)(3 / 4)
为皇后娘娘赴汤蹈火者,她必有所报!
但是眼下,萧挺这话一出口,却让她不由得顿时在心里打了个突儿。
这萧挺……是什么意思?
这时,只听萧挺道:“臣本布衣,本就不该现在出现在朝堂之上,臣的进身之阶,臣报效朝廷,为皇上和皇后娘娘效忠的路,本来就应该是从读书开始的,所以,趁着臣现在立下了些微薄之功,便只是想回去县学读书,也好赶紧温习功课,参加我大唐明年的科举之考,届时,若微臣能侥幸得中进士……”
皇后武氏听到这里不由得摆摆手,“不必说了,你的意思本后已经明白!”
不只是她明白了,含元殿上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萧挺的意思。而且这明白之后,都不由得打从心里觉得萧挺此人不可理喻。
要知道眼下的萧挺可是有着救驾之功的,甚至于刚才皇后娘娘还亲口允下了让他自己开口要封赏,对于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多好的机会?可以说,只要他的要求不是太过分,几乎便立刻能一跃而成为朝堂之上一员新贵。
有了此前的才子之名做底子,就算是往小了说,要个五品官不为过吧?
但是就这样,萧挺居然什么都不要,愣是愿意回去读书!
这个作法……不是傻子,就是疯子!
听了萧挺这番话,甚至连一直都不敢抬头的宋旭东都忍不住吃惊地偷偷伸手扯他的后襟。
萧挺的身子微微一闪,把他的手给抖落了,道:“多谢皇后娘娘体谅下臣之心!臣想要的第二个封赏,便是站在臣身边这位宋旭东宋校尉,平日里他便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而且今天他也与微臣一起浴血奋战,因此,臣想斗胆为他求个一官半职,另外,便是臣今天带来救驾的那些牙兵们,来之前臣曾许诺,只要跟着臣来了,能活下去,便保他们一个七品的前程,而他们也都跟着臣来了,受了伤,还死了十几个,所以,他们都是我大唐之勇士,因此,臣也想求皇后娘娘一并恩全!”
萧挺说话间,皇后武氏一个劲儿的看着他,也不知心里想了些什么,等到萧挺说完了,只听她淡淡地道:“这些好办,回头你把名单拟了递上来,本后着吏部照办就是,别的不说,你那些牙兵至少每人一个七品的武职,至于你说的这个宋旭东,嗯,这个也包在本后身上了,回头吏部拟一个章程出来,本后即刻准了便是!”
说到这里,她目光里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答应倒是答应的够爽快,只是这语气,却多多少少的比起刚才来有一丝明显的冷淡。
“小滑头!”她心里忍不住骂了一句。在她想来,这什么读书之类的,纯属借口,就凭他眼下这份功劳,自己随便的封赏一个官儿,便是那些进士们巴结多少年也巴结不到的,就他,还用得着再去费心考什么科举中什么进士?
在她看来,一定是萧挺并不想因为今天这次平乱,而彻底的站到自己这一边来,这才想到了借一个读书的名头而置身事外的鬼主意!
说白了,这就是滑头!
不过因此,这皇后武氏心里对他倒是越发看重了几分。
能在关键时候下重注豪赌压自己赢,并且带着几百牙兵就敢跑来护驾,这份魄力已是天下少有,就凭这个,已经足够令人惊艳,而现在,他居然还会玩一手只有在朝堂上摸爬滚打的半辈子的老油条才能玩的出来的急流勇退……
这个,可就越发显得不简单了起来,更何况他今年才十八岁!
当下皇后武氏心里便不由得想,这个人……自己还真是得要定了!
而正是因此,她对于萧挺不肯问自己要封赏的事儿也就越发的耿耿于怀了起来,而让她不解的是,萧挺得罪长孙家已经那么深了,也费尽心机又是从太平那里又是《百家姓》,又是救驾的拼命往自己身边靠,事到临头自己决定重要他了的时候,他怎么又会突然玩起了这一手呢?
不止是她不理解,便是被皇后武氏长孙无忌和萧挺等人一致骂做老狐狸,而且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一只老狐狸的李勣,此时也是心中纳罕。
按说以萧挺前前后后这么费尽心机的一番做作,还特意再次弄破伤口挤出点血来装英雄,他不该在这个时候往回退呀!
当下李勣不由得看着萧挺那只受了伤的右臂,皱眉深思了起来。
要说这萧挺,还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猜不透了!
你说他聪明吧,他摆足了劲头儿的一番准备却突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可真是够傻的,但是你要说他傻吧,不管是此前对皇后武氏心思的把握,还是这一番危难时的率兵救驾,这哪里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得出来的事情?
别人不知道,但是在沙场和官场厮混了一辈子的李勣李老公爷可是知道,这事情说起来跟故事似的倒简单刺激,但是当事人真的决断起来做起来的时候,那可是需要远远超出常人的魄力和智慧的!
这时,朝中的大臣们看着皇后武氏面色不虞,不由得纷纷对视几眼,然后都不由得心里叹息一声,多好的一次机会,现在,没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