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对策(二)(4 / 4)
诺!”
“去吧!”周瑜挥了挥手。
一看鲁肃走了进来,周瑜立即说道:“来!子敬,快坐!”
“多谢!”拱拱手,鲁肃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随即抬头有些不明地望着周瑜。
似乎是看破了鲁肃心思,只见周瑜犹豫半响,低声问道:“子敬。你对他诸葛孔明。有何看法?”
“诸葛孔明?”鲁肃愣了愣。心下顿时明白过来,诧异问道:“莫非公谨对此人……”
打断了鲁肃的话,周瑜凝神说道:“此人不可小觑,方才他前来向我献计,言先用离间之计除去蔡瑁,随即叫李林将麾下战船用铁索连接,以便于作战谓之连环船,待其自信满满,挥军进攻之计,我等驱火破之,他口中所说,与我昨夜所思,分毫不差,此人出计与我暗合。瑜甚感匪夷所思!此等人才。若是不为我江东所用,日后必成大敌!”
“公谨!”见周瑜这么一说。鲁肃当下面色微变,抬手劝道:“大局为重,莫要因小失大,眼下李林才是大敌!”
“这个我自然省得!”周瑜点点头。正色说道:“眼下我自然不会对此人怎样,无论如何,待至破辽之后再说,今日我叫子敬来,且叫子敬心中有数!诸葛亮,不为我所用,当为我所杀!”
“唔!”鲁肃点点头,随即好似想到什么,摇头苦笑说道:“公瑾啊!我们如此做……何况那诸葛亮智谋过人……”
“无妨”周瑜挥挥手,打断了鲁肃本来就是纠结的话,自信说道:“眼下刘备不过是仰仗我江东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即便是诸葛亮再是智计过人,又能如何?”
“这……”鲁肃想了半响,却找不出话来反驳,缓缓点了点头。
两人稍稍谈了片刻,鲁肃便要告退,正走到帐口,却又被周瑜喊住。
“公谨,莫非还是他事?”鲁肃有些疑惑。
只见周瑜起身在帐中踱了几步。忽而抬手指着鲁肃说道:“子敬,你且帮我再试试那诸葛孔明,你就对此人言,登船战于江上,弓弩自是不可少缺,今我营中缺少箭支,叫他为我打造十万只箭,我与他七日时间。七日之后。我欲登船与辽军再做交战!”
“十万支箭?七日?”老实人鲁肃瞪大了眼睛。摇头皱眉说道:“公谨,你这分明是为难他人,七日之内,如何造的出十万支箭?”
“呵呵!”周瑜微微一笑,低声神秘说道:“且劳子敬如实告知诸葛亮,既然是孙、刘联手,他刘玄德自然要出得几分力气,否则,还不如我江东独自抗辽!子敬!去吧!”
“这……也罢!”摇摇头,鲁肃苦笑着离开了,心说:“我这老实人夹在中间可真是难过啊……”望着鲁肃很是苦逼的离去背影,周瑜哂笑一声。
不说周瑜自是开始处理起营中军务。且说鲁肃来到诸葛亮住处,时诸葛亮正在帐内看书,只见帐外传来一声呼唤。
“孔明!”
“唔?”诸葛亮抬起头来,却见鲁肃走入,起身笑道:“子敬无事与亮闲谈耶?”
“孔明说笑了!”鲁肃显然有些为难,心中正想着如何将周瑜的话转述诸葛亮,思索一下,他犹豫说道:“额,孔明方才是否见过都督?”
诸葛亮愣了愣,一面请鲁肃入座,一面疑惑问道:“正是,子敬怎么了?”
“多谢,也不是大事,方才我入见都督,见都督对孔明赞誉不绝,是否乃有此问!”话虽如此说,鲁肃眼神却是闪烁不停,显然是做惯了老实人,不善于蒙骗他人。
“哦。是么?”诸葛亮轻笑一声,不置褒贬。显然他已经看出鲁肃语言中的破绽,为鲁肃与自己倒了一杯清茶,诸葛亮细声问道:“子敬此来,可有要事?不妨直言!”
“这个……”望着诸葛亮犹豫半响,鲁肃一咬牙,低声说道:“都督的意思是,他七日后欲与辽军一战,然而箭石少缺……是故……是故劳孔明督造十万支箭,助都督破辽!”
“十万支箭?”诸葛亮显然是愣住了,听着鲁肃言语中的意思,分明就是要在七日内,打造十万支箭。这怎么可能?望了望鲁肃,却见他脸色也不怎么好,想了想,诸葛亮心下犹豫说道:“都督可曾提及其他?”
“额?”鲁肃回想一来,很是为难说道:“都督别的都……都不曾说!”
“不曾说……”诸葛亮喃喃念叨一句。忽然想起一事,面上露出几分会心笑意,点头说道:“亮明白了,看来都督是考在下本事了!”
“这……”见诸葛亮不急反笑,鲁肃心下暗暗称奇,诧异问道:“孔明有把握在七日内督造十万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