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废储风波(2 / 5)
忙里忙外了。他从小到大没过过一天苦日子,不会这些活计,朕也不来怪他。可朕那天偶然兴起,问了他几个问题,他竟然大眼瞪小眼,一个也回答不上来,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刘皇后道:“皇上一定问他很高深的问题吧?当是考状元呢?”
刘备道:“哪呢,朕问得可都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即便是六七岁的孩童,也能答得上来,可禅儿竟然一问摇头三不知,实在太让朕失望了。你还别说,朕有时真想拿地方上童试的卷子来考考他,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刘皇后笑道:“皇上说笑话了吧,哪有皇太子考试的?”
刘备一本正经地道:“我可不是在说笑话,那天问完问题之后,朕特地将教太子读书的师傅全都叫了来,询问太子的学业,你猜他们怎么说?”
刘皇后心道:“这还用问,他们一定是说太子如何如何聪明,学得如何如何好。”摇了摇头,道:“我可猜不出来。”
刘备也不管她是不是真的猜不出来,道:“他们竟敢欺瞒朕,说太子如何聪慧,如何用功,成绩如何优异。扯淡,统统在扯淡!岂有一个聪慧用功之人竟连六七岁孩童都知道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的,这不是天大的笑话么?”
刘皇后道:“太子聪慧过人,那可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一定是师父教导无状,以至太子荒疏学业。”能在异国他乡观看蜀舞时竟能说出此间乐不思蜀,刘禅之傻怕是和那个引发五胡乱华的西晋惠帝有的一拼,这样的人居然被冠以聪慧过人这样的形容词,这个马屁也拍得太夸张了。
刘备果然不信,道:“太子是不是真的聪慧过人朕是看不出来,不过师父们玩忽职守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一气之下,就将那些酒囊饭袋统统赶了出去,另换了几个德才兼备师父,希望太子跟着他们能有所进益,否则将来把这个江山交给他,朕怎么放心得下?”
刘皇后道:“少年人贪玩些,不想读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皇上你不是常和我说,您小时候,也只喜欢斗鸡走狗,不喜欢读书么?等过了几年,他心定了下来,自然就知道上进了。”
刘备点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朕还能不能再等几年,那可真难说的很。”
刘皇后道:“皇上洪福齐天,万寿无疆,我们都死光了,您还活着呢,别说只等几年,就算是再等几百年,也不是什么难事。”
刘备笑道:“真的能么?”
刘皇后道:“皇上最近怎么老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
刘备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往今来的帝王鲜有活过七十岁的,朕年介六旬,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怎能不叫朕感伤?”
刘皇后道:“当年武皇帝努力求仙问道,他虽然没能长生不死,却也得享暇龄。皇上已封禅泰山,将自己心中所想告诉上苍。现在何不乘热打铁,令人四方访求得道之士,修道服丹,以求长生不老?”
这句话又说中了刘备的心思,道:“不瞒你说,朕原来就让薛珝悄悄替朕访求得道之士,可访来访去一直不得要领,难道因为朕德薄故而神仙不来?”
刘皇后道:“修仙之人哪那么容易找的?得慢慢来。上苍已经知道了皇上的意思,定会派神仙下凡来助皇上心想事成,皇上不必着急,慢慢找总会找的到的。”
刘备道:“嗯,就薛珝一个人找,人手是单薄了点,朕再派些人手四出寻访。”顿了顿,道:“既便如此,这太子如此痴愚,朕还是不放心将来把江山交给他来管,永儿生情活泼,和朕甚像,朕打算改立他为太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皇后忙道:“不可,万万不可。禅儿立为太子已历八年并无过犯,如今无端被废,必会惹来朝野非议,皇上可要三思啊!”
刘备道:“可太子孱弱,不堪为帝明矣。且他已不是嫡子,按嫡庶之制,便该由永儿来继承江山。朕立他为太子,有何不可?”
刘皇后道:“理是这么个理,可是太子被立已久,又没犯过什么错误,猝然废黜必在朝野中引起轩然大波,事涉祖宗基业,皇上不可不慎啊。”
刘备道:“真难为你能替朕着想,可是禅儿愚钝,把江山交给他打理。这祖宗江山不也不稳么?”
刘皇后道:“我看禅儿只是贪玩,只要皇上善加琢磨,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何况当一个守成令主,并不需要什么本事,只要皇上善选贤才辅佐他,这基业一定能安如磐石。”
刘备想了一会,道:“这事容朕再考虑。好了,朕不耽误你休息了。”起身走了。
刘皇后看着他,会心的笑了。
时光匆匆,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新请来的老师已教刘禅有些日子了,刘备觉得是到了检验他们劳动成果的时候了。于是他单独把刘禅叫到跟前,问道:“朕来问你,这阿房宫是谁烧的?”这可是很简单的历史问题,身为汉朝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半年前宫中曾走过一次水,烧了小小宫殿一所,刘备怀疑是敌邦奸细非法潜入故意纵火,勃然大怒,下旨严查。众侍卫忙里忙外的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