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福祸相倚(4 / 6)
他去了帝号后,声望大不如前,朝中大臣又跑了几个,到汉朝那边升官发财去了。如今他江河日下,日薄西山,朝无良臣,边无良将,通国只有荀攸这么一根栋梁,明显有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味道。眼下数万铁骑逼关为阵,危机迫在眉睫。他胆子本来就不大,这一吓登时尿了裤子。荀攸知道眼前危难只有大汉能解,而这事又非口若悬河之士不能凑功。其时曹植阵营里再没有比自己威望更高,嘴皮子更利索的人了,说不得只有主动请缨。曹植眼见自己的小命转眼不保,也就不再管荀攸这条老命会不会死在半道上,说了几句一路顺风,多加小心之类的屁话,便打发他上路了。不过他还是在心里暗暗祈祷荀攸路上平平安安,诸事顺遂,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否则救兵不来,自己这条小命还是得玩完。不过这些祷告管不管用,那就只有老天知道了。
按理说荀攸的晚年时光,就应该快快乐乐,无忧无虑,这样才能活得更久些。可是他辛辛苦苦的忙活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才将头发熬白了,却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退保辽东之后,曹植一方人才凋零,治理国家的千钧重担完全压在他一个人肩上。他自以为所获已过,便是粉身碎骨也难保曹氏之恩于万一。这么一精神错乱,他便和历史上的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年事已高,哪经得起如此劳累?曹植退守辽东到现在也不过就短短几年时光,他整个人瘦了一圈,原本挺起的脾洒肚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家里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劝他要多多休息,他也将这些逆耳忠言当成了耳畔春风,依旧事必躬亲,通宵达旦。
其时他实已到了心力交瘁,油尽灯枯的地步了,身子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也就是感个冒,发个烧,但这其实是身体在向他发出警告,可他偏偏熟视无睹,强撑病体,前往长安献礼修好。他本就恶疾缠身,一路上道路颠簸,风尘困顿,更如雪上加霜,使原本隐伏在他身子深处的痼疾渐渐显现出来。要是他在这当儿静下心来,打打太极,修身养性,倒也没什么事。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发现了邓艾,喜不自胜。这一阵突如其来的狂喜,像一根导火线,将早就堆在他身子里的炸药点燃了。这一场大病当真来得好似怒涛狂澜,势不可挡。
其时他正和邓艾聊得起劲,不知怎的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邓艾见他好端端的突然咳嗽,关切的问道:“大人,怎么了?”
荀攸正要说话,忽感一股浓痰涌到嘴边,呼之欲出,忙从袖中掏出锦帕按在唇上,大声咳了两声,吐了一口痰。低头一看,帕上一片殷红,原来刚才吐出的根本不是痰,而是一口血。常人没事干吐两口血玩,倒也无伤大雅,最多回家吃起好东西补上一补也就是了。可他这么一位老人家要是吐上一口血,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他瞥眼间见邓艾并没有注意到锦帕上的异状,右腕一转,迅速将手帕揣入袖中。
邓艾见他一张脸白的吓人,心中一凛,说道:“大人,您像是病得不轻,我去请个大夫来看看。”说着便要站起身来。
荀攸知道此次长安之行,关系到曹植一方的生死存亡,刻不容缓,适才在道上搭救邓艾已耽误了不少时间。若是自己再延医治疗,诊脉、开药、服药又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他拖得起,辽东数十万军民百姓可拖不起。当下他颤巍巍的抬起手来,道:“老毛病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睡一觉就没事了。”
邓艾道:“我看你咳得厉害,像是病的不轻,还是找个大夫来看看吧。”
荀攸强忍咳嗽之意,笑了笑道:“我精通医理,自己身子的情况如何,怎么可能不清楚?真的没……没事,睡一觉就好。”
邓艾见他如此说,也就放下大半,道:“既然……然如此,我也不打……打扰大人了,大人好……好生休息吧。”他急于离开倒不是怕荀攸将身上的怪病传给自己,而是怕自己睡着的时候打起呼噜,搅了他老人家的美梦。眼下自己能不能住上黄金屋,娶上颜如玉,可就全看他了。万一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自已又得卷起铺盖亡命天涯了。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想着出人头地,怎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荀攸缓缓点了点头,道:“嗯,你去县令为我准备的房间休息吧。唉,不能和你彻夜详谈,诚为可惜。”
邓艾道:“我以后为大人效力,大人想和我详谈还不容易。时候不早了,大人早些歇息吧。”
荀攸道:“嗯,慢走。我就不送了。”
邓艾道:“大人,您……您别起来了,我去的时候自……自会把门带上。”说着起身下床,迈步来到门外,随手带上房门。
荀攸侧着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暗暗叹道:“此子才华横溢,我所见过的年轻一辈中无人能出其右,只可惜他性子孤傲。一旦取得些许功劳必会矜功自伐,最终害人害己。看来这块良材美玉,要想成为大器,还须多多琢磨才是,只可惜……只可惜……”想到这里右手缓缓垂下,两眼慢慢的闭紧。
邓艾浑不知荀攸这一睡再也醒不过来了,喜滋滋的来到新安县令特地为荀攸准备的上房。他躺在床上,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做大官了,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