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全国通缉(3 / 5)
我要说的第三点,用杨瑛换来拓跋鲜卑的倾心归服,再用拓跋鲜卑去拖轲比能的后腿,这样大汉就有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修养生息,积蓄力量。有了这几年时光,大汉完全可以建立一支足以同鲜卑抗衡的骑兵队伍,到那时既便拓跋力微不听杨瑛枕边之言,存心同咱大汉过不去,咱大汉也不用再怕他了。他要是敢来打咱,咱就操起西瓜刀和他拼命,也不见得就输给他了。”
甄宓道:“诚如你所言,让杨姑娘嫁到鲜卑是有莫大的好处,可是这毕竟是以她一生幸福为代价的,你们这些臭男人只计较眼前的利益,有没有站在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她想想?”
贾仁禄叹道:“所以老子才说自己是混蛋。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世上的事情难说的很。她喜欢邓艾,一心一意想和他长相厮守,可她跟着邓艾就真的能得到幸福么?怕是难说的很。而拓跋力微除了非我族类,言语不通,一辈子只洗三次澡,浑身长满虱子之外,总得来说还是一个好同志。而且他真心喜欢杨瑛,肯定不会亏待她,杨瑛嫁给他未必就得不到幸福。”
甄宓向周围瞧了一眼,见四下无人,便问道:“适才杨姑娘对我说,你曾对她说过,她跟着邓艾一定没有好场,说不定会满门抄斩,真得有这回事么?还是你只是吓吓她。”
贾仁禄道:“嗯,老子可不是在危言耸听。历史上刘备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打下益州这一亩三分地。这块地盘虽然不大,但对他这么一个苦大仇深,奔波半生的流窜犯来说,已经算是意外的收获了。他一高兴起来,便忘了自己姓什么,扯上三尺黄袍,往身上一披,就这么着,当了皇帝。后来他为报弟仇,兴兵攻打东吴。为了证明他不再是穷得叮当乱响的流窜犯,他一口气摆了七百营里连营。在几十万大军的共同努力下,连营很快就展布开来,他踱到高阜处,放眼望去,前后左右都是营帐,层层叠叠,怎么也望不到尽头,心里那叫一个美。可他还没高兴两天,一个不小心,中了陆逊的火攻之计,七百里大营一夜之间被烧成焦炭,他也险些被烧成烤卤猪。亏得他奔波半生,脚底抹油经验之丰富,当世无人可望其项背,危急时刻,他将神形抹油这门神功毫无保留的施展开来,陆逊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追,还是撵不上他,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他逃到白帝城。刘备虽然逃了出来,却只剩下了一口气,他自知油尽灯枯,大限将至。便将诸葛亮叫到榻前托孤。诸葛亮感念他临终前的肺腑之言,在他死后,尽心尽力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天下三分,益州疲敝,诸葛亮虽然厉害,毕竟不是无所不能,他呕心沥血,竭尽心力,还不没能斗过司马懿,郁郁而终。诸葛亮一生都致力于恢复汉室江山,就算这件大事做不成功,也要保住益州这一片土。可是这一片土到底还是没能保住。到底是谁夺走大汉最后这一片土的,老子倒要请你猜上一猜。”
甄宓心中一凛道:“你是说邓艾!”
贾仁禄笑道:“答对了,可惜没有奖品。”
甄宓笑道:“小气鬼!”顿了顿道:“没想到邓艾这么厉害。”
贾仁禄苦笑道:“入西川二士争功。为了先入西川,邓艾、钟会各不相让,争得个头破血流。唉,多大个人了,还和小孩子似的,为了一点点东西争来争去,到头来什么都没捞到不说,还白白搭上一条性命,这功劳也白白便宜给了别人。”
甄宓道:“怎么会这样?”
贾仁禄道:“妒忌。邓艾抄间道入成都,刘禅吓得当时就尿了裤子,出城投降。邓艾灭了蜀国,得意忘形,认为古往今来所有将领都没他本事大。他要只是在心里想想,倒也罢了,可他为了炫耀自己,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吹嘘自己的本事,并一再贬低钟会。说他身为大将,却不知出奇用谋,只会傻傻的在剑阁同姜维死磕,以致贻误战机,白白浪费粮食。你说钟会听了这话能乐意么?他恼恨邓艾独占功劳,一气之下,跑到司马昭那给邓艾上眼药,说他自恃功劳,在益州培植私党,收买人心,其心不可测,最好乘他立足未稳之际先行剿除,若是迁延不决,待他羽翼丰满,准备充分,造起反来,益州便非朝廷所有。要是只有钟会一个人胡咧咧,司马昭当然不会相信,可是这个邓艾平时作人忒也太差劲,他打下益州,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居然玩起两袖清风,不给朝中官员进贡。朝中官员见他打平益州,人人都道他金山银山,一个儿独吞,发了大财,你说有哪一个不眼红?邓艾差人进京报捷时,却两手空空,没让他们跟着分润些好处,你说他们能不恨他?于是众口一词,都说邓艾收买人心,意图不诡。司马昭听所有人都这么说,不信也信了。恰在这时,邓艾上了一道表章,说平蜀之后,便当伐吴,益州在吴国上游,沿江东下,顺风顺水,吴国可一战而定。不过大军刚刚灭蜀,将士疲劳,不堪再战,须当修养生息。一面煮盐兴冶,建造大船,为顺流东下做好准备。一面厚待刘禅,封他为扶风王,给吴主孙休做个榜样,让吴主知道归降不但不会死,还会有好日子过。这样双管齐下,孙休畏威怀德,必然望风归顺。”
邓艾将来可能是杨瑛的丈夫,甄宓对他自然很关心,闻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