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三光政策(2 / 3)
将军过目。”
贾仁禄接过一看,皱起眉头,道:“他妈的,这么多啊!”“他妈的”三个字他不说已久,此时喷将出来,心里说不出畅快。众将虽然身份显赫,但大都是粗鲁武人,对“奶奶,十八代祖宗”原就不如何看重,听他这么说,谁都不以为意,对他的亲近之感不免又多了几分。
蒋琬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军打仗,克敌制胜,全仗着号令严明,没有规矩怎么成,孔明先生定的军规条例,下官认为着实可行,还请……”
贾仁禄一摆手,打断他的话头,问众将道:“你们说这规矩要不要得?”
众将互望一眼,都不说话,马超道:“秦时严刑峻法繁多,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起兵造反。高祖约法三章,百姓大悦,相率归服,终于开创了大汉江山。这规矩不能没有,不过太多也是不好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众将缓缓地点了点头。
贾仁禄笑道:“难得你还知道一些典故。嗯,这规矩是有点多了,老子统兵时若也按这一套来,非累死不可,看来是得改改了。从今日起,这些狗屁规矩全他妈不要了,还按之前老子定得那几条……什么!什么!凡捉到魏国兵士不许屠杀,一律释放!他妈的,这是什么狗屁,谁提出来的!”
蒋琬道:“是孔明先生提出的。只因司马懿……”
贾仁禄连连摆手,道:“老子可不管什么只阴只阳的,这条规矩简直是狗屁不通,臭不可闻,既便别的规矩不改,这条也得先给老子改了。”
蒋琬道:“不知将军打算如何改?”
贾仁禄道:“从今日起优待俘虏这条取消,代之以三光政策。”
蒋琬问道:“何谓三光政策。”
贾仁禄道:“很简单就是大军每到一处就杀光、烧光、抢光,是为三光。他妈的,想当年清……”他原本想说当年清军入关搞了个“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结果清兵有了甜头,个个士气高涨,每到一地便玩了命的狠杀,终于平定天下。坐稳江山,可这“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是千余年后的事,说出来可就露了馅,道:“嗯,这个……老子就是要给他来一出‘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搅得天下大乱,越乱越好。’”
蒋琬道:“皇上命将军伐魏,原是为了吊民伐罪,解民倒悬。这大屠杀伤人太多,大伤天和,且违背了皇上的初衷,不执行也罢。”
贾仁禄瞪了他一眼,道:“他妈的,这里谁是头?”
蒋琬心中一凛,道:“当然是将军。”
贾仁禄道:“知道就好,老子说的话,你敢不听?”
蒋琬心想不听他的话,这脑袋倒是不会搬家,这春宫图肯定是没得看了,忙道:“下官不敢。”
贾仁禄道:“这就好,传令下去,既今日起,凡大军到处要寸草不留,不论男女老幼,通通给老子杀!”
众将均想今天的贾仁禄和平时大相径庭,平日他一提到杀人,就说要损多少年寿,又说要少泡多少年妞,跟着便将头乱摇,说什么也不愿多造杀孽,可如今他却口口声声要杀人放火,当真是莫明其妙。众将虽说对杀人已是麻木不仁了,但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下手,还是心有不忍,当下都不作声。
郭淮也觉得贾仁禄这道乱命过于匪夷所思,蓦地里想到当年他和曹操狭路相逢,曾自己将自己逼入绝境,结果反败为胜,眼中精芒暴盛,道:“末将遵命。”
贾仁禄向郭淮瞧了一眼,笑道:“伯济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吧。”
众将走后,贾仁禄问道:“你看出什么来了?”
郭淮道:“恕末将愚鲁,不明白其中深意。”
贾仁禄道:“怪不得孔明先生夸你聪明机灵,是个可造之才,方才众将一脸茫然,就你小子泰然自若,想来是看出老子别有用心了。”
郭淮道:“军师这道命令太也古怪,和军师平素为人不符。凡事不尽人情,必有可疑。”
贾仁禄哈哈一笑,道:“很好,很好。老子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办。”
次日一早,贾仁禄召集众将商议进兵之事。诸葛亮那套严整有法的规矩被贾仁禄贬得一钱不值,全都给废除了,贾仁禄那套三分正经七分胡闹的规矩重又大行其道。众将见先喊又可以先发,无不踊跃。贾仁禄这才刚坐到位子上,马超、孙礼便同时窜将出来,道:“末将愿为前部先锋!”
贾仁禄笑道:“老子都没有喊预备呢,你们两个瞎喊什么啊。这次先锋老子早就派出去了,用你们两个不着,好好给我趴着吧。”
马超、孙礼对望一眼,道:“末将自追随军师以来便为前部先锋,如今这么大的一场战,军师竟差他人为先锋,末将不服!”
贾仁禄道:“这活你们做不来,如何能差你们去?还不给老子滚蛋,再胡言乱语,乱棍打将出去!”
马超道:“军师都不说是什么差事,怎知我们做不来?”
贾仁禄道:“屁话,这差事你们俩要是能搞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