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远方战报(2 / 3)
辞官归隐。高皇帝一听之后笑了,当即升他的官,封他为护军中尉,小人这才没话可说。”
“如今天下三分,比之当年的楚汉争雄,局面要复杂恶劣的多。没有超凡脱俗的人才如何能定此乱世?而贾司空便是这样的人才,只不过他为人大大冽冽,不拘小节,于是便有小人抓住他的把柄乘机参他,这有什么好究竟的?现在就算有尾生、孝已这样的大贤大孝却不能帮助皇上扭转乾坤之人,皇上要来又有何用?而像贾司空这样满腹奇谋诡计却品行不如何端正之人,皇上若是过分追究细节,将他给杀了,可是要后悔一辈子的。”
刘备向她瞧了一眼,问道:“嗯,那这些小人该如何处置?”
刘贵妃迎着他的目光望去,笑道:“皇上心中早有打算,又何必问臣妾?”
刘备哈哈大笑,对薛珝道:“你替朕拟道旨,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之人,通通给朕杀了!”
薛珝跪倒在地道:“微臣是中官,无权过问政事,这圣旨还是皇上自己拟吧,到时由微臣来宣读便是了。”
刘备点点头,问了几句关于刘贵妃身子的情况,便回转宣室殿。
刘贵妃长长吁了一气,道:“好险。皇上像是有所猜疑,故意来问我的,看来以后要更加小心了。”
薛珝道:“不能吧,娘娘做的十分隐蔽,而且表面上看来都是在为贾福好,皇上如何能察觉出来?”
刘贵妃道:“他可是经过大世面的,什么样的人没见过?我们这点伎俩,只能瞒过一时,又如何如何瞒的长久?”
此后数日,刘贵妃和薛珝谨小慎微,不敢稍越雷池一步。由于她们做得十分隐蔽,刘备虽有怀疑却查不到证据。再被刘贵妃在耳边灌几碗迷汤,便又晕乎乎的如在梦中,不再以此事为意了。
又一个冬天来了,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寒风夹着雪花在长安城中肆虐,路上行人日渐稀少。这种鬼天气,除非身有要事及脑子有病之人,谁也不会在外行走,大多数人都躲在温暖的狗窝里靠着火炉取暖。司空府里下人不知是因为天气过于寒冷,还是贾仁禄回府之后又开展整风运动,一个个都没精打采,蔫了巴叽,再也没力气为非作歹,倒行逆施了。除了那些盼着有朝一日再被抢进贾府的女子之外,长安百姓见他们一个个都改邪归正,都感到十分的高兴。
值此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汉魏双方都无法用兵。诸葛亮接管贾仁禄军队时已是九月下旬,离隆冬只剩下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于是他也就不再大举用兵,只是分遣小股部队略定新兴、雁门、乐平等郡。
其时这支军队经贾仁禄这个大流氓统带已久,自也染上一股流氓气,全军上下一听要打战便嗷嗷直叫,和打了兴奋剂一般。反之听说没战打,便和霜打的茄子似的,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由于贾仁禄诡计多端,没人敢劫他的寨,因此他行军打战时,便怎么简单怎么来,令手下将领自择善地安营,不击刁斗自卫,也不遣人值夜,只是令侦骑远出哨探而已。兵士晚上不用巡哨值更,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自然十分欢喜,因此军中人人感激贾仁禄,愿意为其效死力。
诸葛亮这个凡事都力求四平八稳的统帅无论如何也带不惯这种撒稀摆怠扶不上正道的士兵。他一到军中,见到营中如此布置,不禁大皱眉头,心想贾仁禄的狗运当真好极,防守如此稀松,居然能无灾无难混到现在。当下他便击鼓升帐,开了一个整风会议,将贾仁禄所设一应措施尽皆废除。开始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派值夜,士吏治军薄至天明。兵士们不得休息,纷纷怨叹。好在诸葛亮恩威并济,赏罚分明,而且以身作责。兵士感念他的恩惠,惧怕他的威严,这才无话可说。不过两相比较,总是觉得贾仁禄这个大流氓远比这个羽扇纶巾的儒生要亲切的多。
其实贾仁禄那样根本是极不负责任的作法。他本就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所立法规也就极其简单。他所恃的不过是自己的聪明加运气,往往能提前料到敌人的动向,预作防患。一旦敌人出乎他意料之外,突然袭击,他根本无法应付,只有使出拿手绝活,逃之夭夭了。而诸葛亮的做法,正是古时军中的常规作法,不论何时何地,营中防卫都十分严密,敌人要想偷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兵士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在贾仁禄手下当差十分轻松,而在诸葛亮手下当差十分辛苦。于是便有不少兵士开始抱怨刘备将贾仁禄这样一个百年难遇的好上司贬去当全国最大的包工头,却将这么一个凡事拘泥成法的老学究派来指挥军队,害得他们活受罪,当真是愚不可及矣。
司马懿自晋阳大败后,逃归邺城,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泥头面缚,待罪阙下,请求曹丕赐他一根绳子让他上吊去。曹丕也知他此次失败非战之罪,念在他往日功劳卓著,便下旨免了他的死罪,令他待罪立功。司马懿觉得曹丕判得太轻,苦苦上表请求贬降三等,曹丕也不好拂他的意思,准他所请,贬其为荡寇将军,留在朝中参谋国事。晋阳一役魏兵死伤几达五万余人,可谓十分惨重,再加上早先吴魏广陵之战,魏国元气大伤,已无力向外扩张,被迫转为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