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智谏孙权(2 / 3)
苦口婆心劝谏一番,而小白脸奸臣则曲意奉迎,竟捡好听的说。以康熙之明手下也有韦公小宝、明珠、索额图等阿谀谄媚之辈,其中韦公小宝这个马屁大王乃小说家杜撰的就不必说了,明珠、索额图史上确有其人,确实不是什么好鸟,而康熙却信而用之,就证明世人都喜欢听好话,连圣主明王也不例外。这逆耳忠言虽然有用,却太也刺耳,没几个人爱听,可不听忠言就和不喝药一样,后果那是无法想象的,轻则百姓不服,重则身死国灭。
孙权接连败在张辽手中,本就不服气,正在气头上,哪能听得进这些?说道:“知道了,你受了这么重的伤,就不要再为国事操劳了,好好回去休息。”
陆逊叹了口气,右手向后指,那两小卒明白了他的意思,抬着担架走出营帐。
众文武见孙权一意孤行,害怕自己同那可怜的桌案一样,脑袋被削了下去,不敢再劝,又和商议了一阵,各自散去。孙权来到陆逊的营帐探望,甫到帐前,便听里间陆逊叫道:“这药也太苦了,拿走拿走,我宁可疼死也不喝这药!”
只听一人说道:“这药虽苦,却对将军的病很有帮助,将军多少还是喝点吧。”
陆逊道:“你这家伙好不晓事,我说了不喝,便是不喝,拿走拿走!”
孙权长眉一轩,伸手一挑帐帘,迈步便进,只见一小卒坐在床边左手端着一碗热气腾腾地汤药,右手举着一支汤匙,伸到陆逊嘴边。陆逊死不张口,摆明一副头可断,血可流,这药说什么也不喝的架式来。
那小卒听得脚步声,回头一看,见是孙权,吓了一跳,便要放下碗匙行礼。孙权一罢手,道:“罢了,就别多礼了。”
那小卒道:“主公,陆将军说什么也不肯喝药,您来得正好,劝劝他吧。”
陆逊道:“也不知道是哪个庸医开的药,这么苦,也不知喝下去会不会死人。”
孙权微微一笑,从小卒接过碗匙,挥手让他退下,问道:“伯言不是去了京城了么,怎么竟到了濡须。”
陆逊道:“回京城必经濡须,我听闻主公不久便来,放心不下,便多留了几日。”
孙权舀了一匙汤药,放在嘴边,吹了几口气,等药凉了,伸到陆逊嘴边。陆逊大吃一惊,道:“属下何等样人,敢劳动主公亲喂汤药?”挣扎着便要站起。
孙权笑道:“这有什么,你救了我一命,我这样做不过是略表寸心而已。”
陆逊道:“贵贱有别,主公切勿如此。”
孙权面色一沉,道:“你再不躺好,我可要生气了!”
陆逊不得以重新躺好,孙权微微一笑,道:“这就对了。”又将汤匙伸了过去。
陆逊向那汤匙瞧了一眼,皱起眉头,道:“可这药也太难喝了。”
孙权道:“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说到这微微一怔,向陆逊瞧了一眼,只见他脸上闪过一丝狡狯的微笑,一闪即逝,笑道:“你呀!鬼得很!”
陆逊道:“主公也是明白事理的人,何去何从,还请主公自决。”
孙权笑道:“既然你这么煞费苦心的劝我退兵,我若一意孤行,岂不愧对你的一番心血?”问道:“这下该喝药了吧。”
陆逊伸手抢过那碗汤药,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孙权笑道:“这药不苦了?”
陆逊嘿嘿一笑,道:“这药本来是很苦的,但见主公答应退兵,心里一甜,便不觉得苦了。”
孙权道:“我答应退兵了吗?这话我可没说,哈哈!”
陆逊道:“主公今晚可悄悄地巡视各寨,便能听到兵士们的心声,以十万归心似箭的兵士与张辽的虎狼之师为敌,必败无疑。”
孙权缓缓地点了点头,向他瞧了一眼,问道:“你征讨山贼有功,在逍遥津又救了我一命,我却一直没有赏你,你难道没有什么要问我的么?”
陆逊道:“征讨山贼都是公苗之功,逍遥津上护卫主公,则是我应该做的,又有何功?主公若是因此赏我,我必将感到汗颜无地。”
孙权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陆逊道:“二十六岁。”
孙权微微一笑,道:“比我小一岁,很好,很好,很好。”说了三声很好之后,双手负后,飘然出帐。
陆逊向孙权后背望了一眼,莫明其妙,不知自己比孙权小一岁有什么好的,心想难道孙权有心与自己结拜,就像当年孙河一样赐姓孙氏,转念又想孙逊叫起来说什么也没有陆逊拉风,不禁长眉一轩。
转过天来,孙权召集众文武议事,孙权道:“昨晚我巡视各营,听得兵士颇有怨言,看来不班师是不行了。传我将令,大小三军即刻开拔,班师回京城。”顿了顿,伸手轻击三掌,一小卒两手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满是黄金玉器,迈步进帐,来到张昭跟前跪倒,呈上金宝。孙权微笑道:“子布既口出金玉之言,我不赏些金玉给你,看来是说过去了,哈哈!”
张昭道:“多谢主公赏赐。陆伯言也曾劝主公退兵,主公为何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