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荥阳危急(2 / 3)
又一名近侍走了进来,道:“马超将军闻荥阳被围,不听邓芝劝阻,星夜率兵往救,却不料半路中了徐晃等人的埋伏,大败亏输。好在邓芝甚有智慧,不但没中敌人的赚城之计,反而设伏重创敌军。如今马超将军已退回城中防守,请求主公火速发兵救援。”
贾仁禄道:“围点打援。好在曹操上次被打怕了,这次稳扎稳打,并不贪功冒进,不然的话,陈留估计已被拿下了。”
刘备面色铁青,望着众文武道:“平常议事的时候,你们你一句我一句,不很多话么。如今荥阳、陈留危在旦夕,要你们拿主意的时候,你们怎么都成哑巴了,说话啊!”
贾仁禄低垂着头,一言不发,心道:“这里面八成有司马懿在出主意,老子也没辙,只能看看诸葛大大有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妙计了。”
刘备向贾仁禄瞧了一眼,道:“仁禄你来说说,你一向都很有主意的。”
贾仁禄一脸郁闷,心道:“板桥同志说的没错:‘难得湖涂’。太聪明了,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现在主公有起什么屁事来,就想到老子,躲都躲不掉。”沉吟片刻,道:“这个……这个……”说着向诸葛亮瞧去,不住使眼色,盼他解围。
诸葛亮面有忧色,愁眉不展,显是也没有什么主意,贾仁禄心道:“得,靠别人总是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不过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狗屁主意,先东拉西扯拖拖时间吧。”问道:“如今许都由谁防守?”
诸葛亮道:“程昱。”
贾仁禄长眉一轩,道:“这家伙曾用几千兵守鄄城,连吕布吕大大都拿他没办法,由他守许都看来是万无一失了。”顿了顿,又问道:“并州呢?”
诸葛亮道:“夏侯渊、曹彰还有荀攸为谋主。”
贾仁禄道:“得,看来这路也没戏了。”
诸葛亮道:“曹操已做了充分准备,想围魏救赵肯定是不成了。”
贾仁禄叹了口气,道:“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还请孔明先生拿主意吧。”
刘备道:“陈留不容有失,实在没有主意就硬来,我领三十万大军亲往救援,只要攻破曹仁大营,荥阳之围不解自解。”
诸葛亮心想也只有如此了,忽地灵机一动,微微一笑,道:“我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刘备道:“先生请讲。”
诸葛亮道:“我说了主公可能会生气……”
刘备道:“我怎会生先生的气,快快讲来。”
诸葛亮道:“我想放弃陈留、荥阳。”
刘备本以为诸葛亮将说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妙计出来,心里安定不少,端着茶杯,饮了一口茶,闻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噗得一声,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来,道:“你说什么!”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我打算放弃陈留、荥阳,还请主公允准。”
刘备险些冲将下去,摸他的额头,看他有没有发烧,道:“先生今天是怎么了,这荥阳、陈留可是我们攻打中原的关键啊,怎能放弃?”
贾仁禄虽仍有一些不明白,但出于对诸葛亮的盲目信任,还是附和道:“陈留是曹操的发祥之地,对他来说可有很重要的意义,此次曹操可是志在必得,因此相当持重,我们既便出大兵往救,也是占不到便宜,我看不如让给他算了。”心道:“诸葛大大今天哪根筋搭错了?”
诸葛亮道:“这次我们退让可是有目的的,主公得到的好处将不止这两座城。”
打战也和下棋差不多,弃去数子以换取更大的胜利这在棋局中屡见不鲜,刘备一想到此便及释然,问道:“哦,有何目的呢?”
诸葛亮向左右一瞧,微笑不话,刘备一挥手道:“孔明、仁禄留下,其余人先退下吧。”
众人如释重负,争先恐后,鱼贯而出,生怕被刘备留下来出主意。刘备道:“这下可以说了吧。”
诸葛亮道:“曹操好大喜功,得胜则骄,反过来一旦失败,必然全力以赴,用心筹划,所以他往往都是先败而后胜。如今他耻于陈留被夺,倾尽全力欲致死于我,怒气正盛,其锋诚不可当,不如让之。”
贾仁禄恍然大悟,点头道:“对的,现在的情况和崤之战如出一辙,还是避之则吉。”
刘备问道:“仁禄又想起了什么典故?”
贾仁禄道:“春秋时秦穆公曾只此遣孟明视等将领兵偷袭郑国。秦国离郑国甚远,中间隔着晋、周等国,大军千里袭人,自然无法保密。郑国商人弦高正往周国做生意,得知此事,大吃一惊,一面使人飞报郑国国君,一面假装郑国使臣前往犒军,孟明视一见到弦高,只道郑国已知他们来此,定然有备,不能再偷袭了,于是便灭了滑国班师回国,怎知晋国恼怒秦国越过他的国境去偷袭他的属国,早就在秦国兵马回家的必经之路崤山上设下十面埋伏,专门等他们前来送死。秦军不知就里,冒冒然的闯进了伏击圈,被包了饺子,三万大军不曾走了一个,尽数被杀,孟明视等三名将领也被晋国活捉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崤山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