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待敌可胜(3 / 3)
道:“曹操势大难制,且智谋之士甚众,要想毕其功于一役,怕是很难。再说行险侥幸,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还望将军三思。”
贾仁禄心道:“果然就是诸葛大大,不知他这次有什么稳胜的主意?”
刘备跪拜道:“依先生之言当如何破曹操?”
诸葛亮道:“我还是那句话,内修政理,外和孙权,扼山川之险,俟隙而进。”
贾仁禄道:“兵法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先生真是高明。”
诸葛亮道:“鼎足三分之势将成,三方互相牵制,天下未可猝定。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普施惠政,兴利除害,安抚百姓,不出二十年,巴蜀关中必然元气尽复,兵精粮足,以此临敌,何患不定?再说那时曹操当已物故,曹操膝下数子皆非特别出众之人才,如此便有隙可趁了。”
贾仁禄缓缓点了点头,刘备以手支颐,道:“先生之言甚善,可就是时间长了些……”他急欲一统天下,一听要先为不可胜,这下下去时间可就长了去了,自己这辈子有没有希望看到那还不一定呢,这如何能成?
其时天下内乱已久,民不聊生,鼎足各家虽都有自保实力,但要一吞天下却均力有未逮,是以诸葛亮所言天下未可猝定的确是实情,已被历史证明,并非耸人听闻。此时不论是行险侥幸,还是稳扎稳打,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取胜。如今刘备占尽有利地形,只不过是因长年战乱,实力未复,只要休养生息数年,勤修内政,积蓄力量,以关洛、巴蜀之富庶,要想平定曹操便非难事,诸葛亮为刘备所出的主意实可谓是高明之极。只不过刘备急于求成,一时未能领会其中玄妙,唯有贾仁禄隐约想明白其中关键,不过具体如何,他不是政治家,自是一窍不通,摸不着头脑。
历史上曹操其实就是这么做的,他熟读兵书战策,孙子曰过的这几句话他自然是倒背如流。他后来眼见刘备、孙权不可猝定。费尽心思,苦心经营就是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不可胜之基业。他忙里忙外,总算是做到了,两眼一闭便往见阎王去了。他的子孙吃着他留下来的老本,果然享了几十年太平,后来这份不可胜之基业被司马大大抢了去,传之子孙。司马炎最终能一统天下,便是因晋国占尽中原有利地形,制度完备,深得民心,元气完全恢复之故,这其实都是曹操遗泽,司马炎只是坐享其成,收获果实而已。
贾仁禄道:“先生之言甚为有理,主公当稳守关中,休养生息,建立不可胜之基业,以待曹操、孙权之可胜。”
刘备缓缓点了点头,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
诸葛亮道:“将军若欲猝定,我这倒有一法,成与不成还未可知,可勉力一试。”
刘备忙道:“先生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