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部分(3 / 4)
静。
有人冲到我身边。他们在大声喊着什么,慌张失措。
我被抱了起来。后心的剧痛让我呻吟出声。
“陆姑娘……”廖致远焦急地声音模模糊糊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
我睁着眼,视线里的景物却一点一点黑了下来。
好痛,好累……
“别!陆姑娘,你坚持住!太医!太医——”
“这,这……瑞云郡主?”有老臣惊呼,“廖侍郎,这你如何解释?”
我苦笑,呛咳起来,人因痛到几乎麻木了。
这还真不是廖致远的错。他是被冤枉的。
廖致远小心翼翼地抱着我,不住说:“没事的。陆姑娘,你会没事的!”
我心想他其实也是个温柔的人,只是以后再没机会和他相处了。
身体愈发觉得冷,服下去的毒也终于发作了。我在廖致远的怀里抽搐着,腥浓的液体从嘴里涌了出来。忽然觉得气息一空,我浑身放软了下来。
“陆姑娘——”廖致远惊恐地大叫。
一片昏暗的视线里,见到那个黑袍金冠的男子正大步朝我奔过来。
我本想说一句:萧政,我绝不顺你的心。
却再没了力气。
有人轻轻拉我的手。那手长着老茧,十分亲切。
我叫了一声,阿爹。
随他朝着黑暗深渊沉去。
第 64 章
宸河以东有座山,叫玉龙山,山上有间道观,叫玉龙观。观里住着一个老道士,道号云虚子。
玉龙山下呢,有条刘家河,是宸河的一条支流,由山里的溪水汇集而成。河边一面是青山,一面是良田。
这里隶属于东齐长定州良禾县,民风淳朴,吏治清廉。乡亲们在山坳里种点玉米,在田里种些水稻,日子过得很是宁静清闲。
正是春末,梅雨季节刚过,太阳热辣辣的大中午。河里七八个光屁股的孩童在戏水,嘻嘻哈哈闹成一片。
我坐在河边树阴下编草绳,一边看着孩子们游水,心里羡慕得紧,可惜自己不敢下去。
孩子们水性都很好,在深水里拿着网子捞鱼。
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哧溜一声从水里钻出来,手里举着一个渔网,冲我高声欢呼:“小姑姑,小姑姑!我又捉到了!”
我仔细一看,那渔网里果真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
孩子兴奋地跑上岸来。我一手接过渔网,一手把巾子丢他头上。
“好样的!你今天立功了。回去叫你娘给你做鱼汤!”
小冬仰着被晒成麦色的小脸,稚声稚气道:“我想吃小姑姑做的粉丝鱼丸子。”
“也行。”我把那条鲜活的大鱼丢进水罐子里,里面已经装着好几条小鱼了,“快把头发擦干,穿好衣服。时辰不早了,你功课还没做。万一你爹提前回来了,肯定要打你板子。”
小冬吐了吐舌头,“我要挨爹爹的板子,那小姑姑也要挨爹爹训的。我们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蟥。”
我在他头上轻敲了一个爆栗,“没大没小的。这话谁教你的?什么蚂蟥,是蚂蚱!我还蟋蟀呢……”
“是二师叔教的。”小冬揉了揉额头,“他还说,站在高处尿尿,将来才长得高。小姑姑,这是不是真的啊?”
我大笑,“小姑姑是女孩子,怎么会知道?你回去问问你二师叔,他小时候是不是站在房顶上尿尿的?”
“小冬,你要走了吗?”几个小孩子跑过来。
小冬依依不舍地点了点头,“我爹就要回来了,我得回去做功课。”
“那明天还能出来吗?大柱他们要去晒谷场烤红薯,春梅她们几个也会来。”
小冬可怜巴巴地望着我。
我笑道:“这我不管。你别让你爹知道就行。”
小冬大喜,对小伙伴说:“那我明天尽量赶过来。”
我提着水罐,牵着小侄子的手,沿着来时的山路往回走。
树阴浓郁茂密,阳光从枝叶间流泻下来,在长着青苔的石板路上印下点点亮光。山林里清爽幽静,听不到人声,只有鸟在看不到的枝头鸣叫着。偶尔转弯,可以看到山涧里的泉水叮叮咚咚地从石上流过。
小冬蹦蹦跳跳地走在我身边,一边问:“小姑姑,我今天听说村里的王秀才要进京赶考了,说是一去就要半年才能回来呢。京城有那么远吗?”
我说:“骑马不算远。书生只有走路,是需要多花点时间。”
“那京城漂亮吗?”
我笑,顺了顺他额头上汗湿的头发,“京城又大又漂亮。楼都修得高高的,雕梁画栋,大街上卖小吃的,玩杂耍的,到处都是。你只要有钱,想吃什么都买得到。到处还有穿着漂亮的人,骑着大马走来走去。”
“那,京城那么好玩,为什么小姑姑不留在京城,却要住在这老山里?”
为什么?
我淡淡一笑,说:“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