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14 唐宁的承担(3 / 5)
也算是谨慎的做法,他可以理解。就是不能理解那几个老疯子,怎么有兴趣听这么一个还没有结果的报告会。
“J市是C国特级城市,拥有东方华巴黎的美誉,其经济地位,相当于纽约之于美国,所以J市代号安阁的政府级项目,体量达到5个菲华城(carlyle经手的最大的项目)之大。”
“当然,大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一个企业要在C国基业长期,必须与当地市政有良好的合作。这一点我们曾有个好的榜样以借鉴。”
“M国的亚安银行在C国落户多年,却一直无法进入市政的信贷系统,亚安在C国一直以办事处来定位,直到五年前,他们成立合资银行与投行,参与市政项目,才成为真正的海外公司,才有机会将市政的资金引入到整个亚安系统。”
“而安阁项目,给予carlyle的正是这样一个机会,所以中国项目组这次是格外的重视。”
夏千语沉稳的介绍着整个项目的前生后世。
实际上她是到了这边,与顾止安见面后,才知道顾止安这次的理由找得很隆重,安排了股东会成员的旁听。
所以这个ppt也是连夜赶出来的。也所以数据上虽然精准利落,在文字上还是显得有些粗糙。
但夏千语知道,总部的这些大佬并不介意文字,他们看重的是数据、是收益、是回报。
“所以这个项目,我们将有三个carlyle控股公司参与竞标,其中宁达为全资控股、品稀和越秀是合资控股公司。我们的目的是让宁达中标,品稀与越秀助攻。原因就不用我多说了,我们全资控股的公司,能为carlyle赚取的利润自然是最大的。”
“在我离开J之前,三家公司的竞标文书已经全部审核通过,根据我们对项目方的要求与分析,我有把握宁达的方案中标。”
“这是三个公司的标书精华展示,各位股东可以感受一下--定位不同、方案不同、发挥的功能不同。”
夏千语将三份标书的目录部分扫描件打在ppt上,做为整个汇报工作的结束。
“市政可知道这三家公司同属carlyle旗下?”
“不知道。”
“三家公司分别由谁负责?”
“宁达是唐宁,在J市有着良好口碑的商业明星;越秀是潘亮,carlyle中国公司优秀的项目经理;品稀是berlin,总部派驻协助安阁项目的专家。”
“宁达中标,公司的利润最大?”
“yes.”
“berlin我有印象,上次给董事会发邮件的那个年轻人。”
“……”
“你能控制他?”
“是合作。”
“确认没有意外?”
“不会有意外。”
“我们做为股东,希望利润最大化,Gary,这事是你主导,你必须做两件事:第一,确保宁达中标;第二,若宁达不能中标,全面收购品稀。”
“ok。”
“好,我们没有疑问了,Ben,进度方面你可盯紧了,berlin那个年轻人,你最后也盯紧一些。”
“当然”
“……”
几个老股东又东扯西拉了一会儿才离开。
Ben的脸色有些难看--如果到现在,他还不明白顾止安的意思,他真是在这职场上白混这么多年了。
一个项目的影响因素太多,后面还有两次公开竞标和一次内部调整,谁也不能保证宁达就能走到最后。
所以顾止安用强调项目重要性的方式拿到所有能拿到的资源,再通过人员配备的敏感度,为项目的失败找个背锅的。
这个背锅的就是林柏文。
所以,于自己来说,这个股东参与的项目汇报会议毫无意义;于顾止安来说,却是意义重大。
Ben若有所思的看着顾止安,再看向正低头忙碌的夏千语,心里盘算着--他为保这个女孩,做了这么大的动作。
看来,那些传言还是有几分可信度。他的女儿……
认识了顾止安十几年的Ben,从来没有相信过八卦,但现在看顾止安为夏千语所做的事,却不得不信。
又或许他潜意识里宁愿相信,顾止安是为了夏千语而出手,而并不是为了在总部的职位而出手,这样想,会让他少了许多危机感。
“charlene的汇报很精彩。”Ben在思虑过后,扬起一张带着职业感的笑脸,看着夏千语说道。
“如实汇报,希望能让股东们对这个项目多一些信心,也理解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夏千语抬头看向Ben,笑得诚意满满。
“当然。”Ben点头。
“两位老板忙,我先下去整理报告了。”夏千语利落的收了电脑,与顾止安点头招呼后,便转身离开了会议室--她原本就不习惯与人寒暄,特别是这种上级的上级,她也觉得没有必要,所以能省则省吧。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