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奉旨收钱(2 / 2)
与相权之争更是无处不在,所谓金口玉言,是糊弄不住他们的。
所以越罗也只是这么感慨了一句,而后调笑道,“却是让陛下一片苦心都白费了。”
“那倒也未必,至少王相心里有数。”李定宸哼了一声,“朕对他仁至义尽,他自己行事不留后路,才有了这样的遭际,需怪不得朕了。”
越罗摇了摇头,不欲与他争这一时意气,便转开话题道,“这个赵靖,倒是变聪明了些,只是胆子太小。”
事事都要请示,未免就会显得没有决断。如此,出了事,上面自然也不会让他担当大任。不过赵靖对自己的前程已经没什么期待,只不想稀里糊涂栽在这件事里,也就不在意这些了。
李定宸要接见朝臣,越罗就先回后面去看孩子了。年年现在离不得人,她本来就是以孩子为重,抽空过来陪着李定宸看几本折子,听听朝中大事,也免得时间长了,跟不上朝堂上的变化。
赵靖将礼单送上去,也就做好了这些东西都被充公的打算。结果李定宸竟还给他留了一成,剩下的才收归内库,且向他说明,这些钱将来会另找名目,送到国库去。顺便叮嘱他,以后再有人送东西,尽管收下,回头报账便是。
“奉旨受-贿”的赵靖心情复杂,直到从知政殿告退出来,才发现君臣二人云里雾里的说了那么长时间的话,竟然一直都围绕着银子,半个字都没有谈及王霄的案子。
不过有的时候,并不是要开口说了,才算表明态度。
心里有了数,赵靖脸上就不再总是愁眉苦脸的表情了。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枯燥繁杂的审理过程。
王子海一案发生在多年前,想要查证出个结果,非常困难,只能费心从其他地方寻找旁证。三司的官员们将那两年的文书翻了个遍,看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连正经差事都顾不上了,更不用说弹劾朝臣。
朝堂上倒是因此清静了一段时日。
在这个过程中,会试和殿试都十分顺利的完成,为朝廷取了又一批人才。
进士科不再是今年关注的重点,几门杂科因为皇帝的重视,也跟进士科一样进行了殿试,而且还真的出了不少人才,奇思妙想,连朝中老臣们也纷纷赞叹“江山代有才人出”。
新科士子们打马游街,夸耀风流时,王子海案的调查也终于接近尾声。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三人聚在一处,商讨上奏的折子应该怎么写。三法司之间隐隐有些争斗,所以平日里并不和睦,但这个时候,三位主官坐下来,气氛倒是十分和谐。
御史台在三法司之中职责最重,但新任御史中丞本来就是原来的大理寺卿,所以并不揽事。
最终刑部尚书第一个开口,“依两位看,此事当如何决断?”
事情上报给了皇帝,得到了确切的结果,赵靖此刻心情十分轻松,主动道,“本官的意思,如实上报。既然什么都没查到,自然是什么事都没有。”
刑部尚书看了他一眼,办案子哪有这样的?事关这种大案要案,从来都是疑罪从有。正因为没查到什么,所以才必然是有人出手遮掩痕迹,抹消证据!
“本官倒是觉得,还可以再查。”他敲了敲桌子,道,“现在查不出来,不妨扩大范围嘛!”
有人上门送钱的,当然不止赵靖一家。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刑部尚书自然不希望这件事情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过去。何况,他本人与王霄,也有些说不出口的龃龉,正要借着这个机会把人按下去,岂能如此轻易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