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曾立当官(1 / 2)
三日后,郑青菡被连漪叫到房内,屋里头很热闹。
刚进门,便瞧见一张笑容可掬的脸,正是工部尚书曾大人的嫡女、容瑾拜把兄弟曾立的妹妹曾芸,郑青菡笑着跟她打招呼。
曾芸迎上来道:“姐姐最近越发光彩照人。”
郑青菡向来不喜欢听场面话,见她的样子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正发自心底,便客客气气道:“多谢谬赞。”
曾芸捧出一匣子发钗道:“我大哥前几月去江青县游玩,江青县的头面铺最有名,给我买了一匣子,你们不妨挑拣挑拣,有喜欢的,只管拿去。”
郑青菡便往匣子里看了一眼,满满地摆放着五凤朝阳珠钗、黄玉桂花钗、阗白玉如意形发钗、银崁金蝴蝶发钗、青玉雕凤发钗等各色上乘发钗。
手笔之大,让人咋舌。
在见识过苏辙的豪华马车后,郑青菡再次被一匣子珠光宝气的发钗晃到眼花。
不管是苏辙和曾家,都忒有钱了!
曾芸拿出一枝黄玉桂花钗要往连漪头上戴,嘴里还道:“我大哥常说,桂花是花中第一流,就像连漪姐姐一样,是女子里面第一流的。”
连漪拦住她,嗔道:“你大哥整日胡言乱语,我和他只是小时候见过几面,怎就混说我是女子里面的第一流?”
曾芸不辩,只笑着道:“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
话里的意思是,桂花朴实无华,从不惹人注意,于幽静之处留下香味,从不需要名花的红艳翠绿。
这个轻佻的曾立,倒有几分眼光。
连漪却眉峰微锁道:“回头跟你大哥说,我听不得浑话,以后烦请他管好自己的嘴巴。”
言词很不客气。
能让沉静平和的连漪动气,倒是不容易。
曾芸弯了弯嘴角,替曾立不平道:“大哥好心好意叫我把发钗拿来给姐姐选,姐姐不想大哥的好也就罢,为何还数落他?”
哦!原是曾立让她拿来的。
连漪神色复杂地望着曾芸道:“是曾立让你拿来的?”
曾芸方知自己说漏嘴,坐直身子道:“他提过一句,到底还是我的心意。”
真正是欲盖弥彰!
连漪端起茶碗喝口茶水,语气已恢复平常:“心意已领,东西并不敢受授。”
曾芸好生无趣,说道:“等我大哥当上边关右将军,你想收也收不到了。”
郑青菡面色一僵道:“你大哥一来不熟悉边关地形战势,二无精湛武艺防身,他要去坐镇边关?”
“大哥去当将军,自有兵卒护他周全,至于熟悉边关地形战势,明日来府上请教下连将军就是。”
连战受伤的消息尚在封锁期,他内伤严重,腿脚也不方便,朝廷找人补职也在情理之中。
可将军一职岂是人人都能担当,曾立也太胡闹,以为自己想当就能当上吗?
郑青菡心里暗诽,脸上不勉有外露。
曾芸看在眼里,嘟囔道:“我大哥当过军校,拿过好几年干禄,是正正经经的官职,总比贾府只当过蝇头小官的贾林强,你父亲抬举贾林,满朝皆是替他说好话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瘪三都能当上大将军,我哥这样的世家子弟,捞个右将军当当也不为过吧?”
贾林不声不响的升到头,当上大将军?
还是相国府举荐的。
郑青菡第一时间就想到如妃和郑涛,面上表情变幻不定。
贾林的身后,暗藏强大的势力,才让他有胆子射杀自己,有本事当上边关大将军。
不把暗藏在贾林身后的势力灭掉,贾林无法灭。
有贾林的先例排在前头,曾立闹着要当右将军,倒也不显得唐突。
反而,合情合理。
正如曾芸所言:一个小瘪三都能当大将军,曾立既为世家子弟,捞个右将军当当算得上是理所当然。
郑青菡托腮道:“贾林有相国府举荐,你哥由谁举荐?”
“小候爷说,我大哥当右将军,自然得由沛国公府和连大将军举荐。”
“为何?”
“连将军冶军严谨,又能体恤部属,颇得军心。比起相国府,他举荐的人更有说服力,日后我大哥在军营做事,便可借势而为,逐浪而起。”
连战举荐曾立,在别人眼里可为君子之真朋,连战的旧部相较没有来头的贾林,自然更信服曾立。
正所谓“无力造势者需要借势”。
连战造势,曾立借势,曾立凭借连战先前在军中的威望,便可轻而易举打造出自己的势力。
正如百卉之萌动于春,利刀之新发于硎,曾立较之贾林,从开头就抢占先机。
容瑾的用心深远,可见一番。
只是“用心深远”四个字,用在曾立身上可否合适?
郑青菡想起在寒山别苑那张包子脸,嘴角笑成夸张的弧度,语气也轻佻。
这样一个纨绔子弟,能去边关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