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被召入宫(1 / 2)
小半月,郑青菡没等着候爷府消息,却意外接到宫里旨意,竟是皇后要召见她。
进宫?郑青菡手脚冰凉。
前世陪着父母、兄长进过宫,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分明记得父亲在长长殿厅拖下时痛切的喊声;记得哥哥们午门问斩时溅开的鲜血;富丽宏大的宫阀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圣典,而对郑青菡而言,却是地狱深渊,只要走近就会整颗心碎成渣子、一块一块的流血,这种恨和痛漫延四肢百骸,连呼吸也变得艰难。
偏偏,皇后要她身临其境的再回忆一回。
无比错愕的消息,让庄院里所有人六神无主,也让她再次被仇恨噬食。
唐昭问:“皇后突然召见小姐,究竟意欲何为?”
“不等我去找他们算账,倒是自个送上门。”郑青菡满目寒霜:“管她意欲何为,正好让我窥见下皇家无耻之尤的底色。”
大逆不道的话听过无数次,仍然是大逆不道。
唐昭察看四周并不旁人,压低声音道:“礼法森严如天,小姐请谨言慎行。”
郑青菡恍若未闻。
唐昭把话说的很重:“小姐要想成大事,首先要沉住气,免得事情没办成,倒让身边人全成了断根草。”
话如当头棒喝,郑青菡生生咽下一口气:“先生勿恼,是我气胡涂乱说话。”
唐昭见她知错,只道:“皇家宫殿,几重门深掩,走进去便不知凶吉,总不能胡里胡涂就让您迈进去。”
“先生的意思是?”
“先差人去沛公府探探消息,实在不行,再托人去宫里头打听。”
“宫里有眼线?”
“以前当差,多少有些门路。”
郑青菡点头应允,待到夜深,各路打探的人马皆回了庄院,横竖没打听到一点消息,唐昭不死心,又要派人出门。
“不必多此一举。”郑青菡拦道:“沛国公府都没有消息,再去别处打听也是途劳。”
沛国公府二少爷连城,幼时是诸位皇子的伴读,伴读虽不是个官职,可贵在能跟皇子们打好关系,连城自小便在宫里奠定人脉,和皇子们颇有交情,他都不知道皇后召见郑青菡的意图,整个京都还有谁会知道?
唐昭越想越烦燥,猜不透王皇后为什么要召见和皇家八杆子也打不到一块的郑青菡。
天一亮,唐昭挂着两个大眼袋站在门口送行,嘱咐道:“宫里煞气重,小姐可要事事当心。”
“庄院里可没煞气,先生怎就变成这副鬼模样?”郑青菡尚有心情说笑:“定是一夜未睡,先生还是歇着去。”
唐昭苦笑。
郑青菡上了宫里头派来的马车。
当日隅中,便到了皇后居住的甘宁宫,郑青菡微微仰头,便见宫殿飞檐四角上雕着凌厉盘空的凤凰,其形象高傲自若、眼空四海。
不止是宫里的主子,连死物也这般盛气凌人。
郑青菡气闷片刻,重新端然平和地走进殿内,见凤椅上的妇人穿着明黄色朝服,方额广颐,狭长眉眼时而露出锋芒,好似要看穿人心,想来便是王皇后。
郑青菡微微垂眸,跪于殿内大白玉砖上行了大礼。
王皇后打量她半响,悠悠开口:“你就是相国府嫡女郑青菡?”
“回皇后娘娘,正是臣女。”
“百闻不如一见,跟他说的倒也差不了几分,是个慧心的孩子。”
郑青菡心生疑惑,是谁常在皇后面前提起自己,已至于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地步,抬起眼睛道:“臣女只是庸常之才,是贵人高看。”
王皇后的目光落在她身后,朝着门外来人道:“刚说到贵人,你就到了,怕本宫为难她不成?连差也不当,跑到后宫讨人嫌。”
“臣打小宫里宫外两头跑,皇后娘娘何曾嫌弃过?”一袭尉蓝内廷侍卫服从她身边擦过,男子笑吟:“臣不是来瞧她,想着要给您行礼问好,方才进的大殿。”
声音实在太熟,郑青菡忍不住偷瞄来人,刚抬眼便对上一双狡黠黑亮的眸子,正嬉皮笑脸瞧着她,一副洋洋得意状。
居然是鬼见愁的王聪。
郑青菡忙把脸扭开,只当不认识。
王聪不在意,站在一旁笑逐颜开,嘴巴都合不拢。
王皇后把两人表情看在眼底,心里猜出七七八八,弯弯唇角对王聪道:“过些日子便是安乐的及笄礼,你也快成亲,真是一眨眼功夫,在大殿嘻闹顽皮的孩童全长成大人样,有了自个心思,自个思量,长辈们都快作不到主。”
王聪停笑,目光闪了闪:“我的主,姑母是一定能作到。”
“你父母已经替你作过主,抛开皇家体面,你父为兄,本宫必须尊重他的决定。”王皇后重重补上一句:“尤其是你的婚姻大事。”
“无碍,无碍。”王聪满不在意地抚着下颌:“风水轮流转,总会轮到姑母作主的时候。”
王皇后懒得跟他打哑谜,言归正题道:“宣业的身体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