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庄院小憩(1 / 2)
相国府大厅空前的嘈杂,沛国公连晋一挥手将茶碗打翻,把郑伯绥从头到脚泼个遍,寒着声道:“贾府的家教真让人失望,婚期在即,贾义留书逃路,势必会影响青菡的闺誉,她要是想不开出事,我定追究到底。”
郑伯绥半阖鹰眼,忍着气道:“我也没料到,会出这档子事。”
“你嘴里噙灯草,说得倒轻巧。”连晋气得胸口不住起伏,带着怒腔道:“贾府虽为朝上新贵,几个儿子却品性极差,当初劝阻亲事,你执意不听,才闹到眼前局面。”
郑伯绥见他在气头,并不说话。
“胆上生毛的货色,让我逮回来,用粪草活埋他。”连晋顿了顿道:“贾庆个老匹夫,出这么大的事,居然连人影也见不着?”
“贾府派人来递话,贾庆带着人去追贾义,等有消息就来回话。”
连晋一拍桌子道:“都快七、八天,他到底是去追人,还是吓破胆,随着他不着调的儿子一并跑路?”
话音未落,有小厮禀道:“刑部周大人求见。”
郑伯绥颔首,便见周正急如星火般走进大厅。
郑伯绥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道:“你怎会过来,可找着贾义?”
周正一径摇头,脸色青灰。
郑伯绥不悦,掀起眼皮瞅他一眼道:“出什么事,还把脸色摆到相国府。”
周正惶恐万分,勉强提起精神道:“贾庆带出去的人全被害死,十几具尸体整整齐齐排在将军府别院。”
郑伯绥脑袋里“咣当”一声巨响,语气有些发懵:“将军府别院早就被封,谁干的好事?”
周正惶惑道:“关口的守卫见过贾庆众人往宝山栈道行去,人在道上被劫掠不说,还带回京都再弄死。依下官看,其中大有文章。”
郑伯绥心中一跳,暗想:“盗贼劫难必定血溅当场,没必要千里迢迢把人运回京都再弄死,做案的人故意把尸体摆放在将军府别院,摆明是在示威。”
贾庆又道:“能避开各地守卫、眼线,把十几号人带回京都不露痕迹,实在不简单。”
郑伯绥尽量平静,而后才问:“贾庆呢?”
“被砍得血肉分离,下官差点没认出来,整个身子像坨肉泥浆。”
手段实在毒辣!
要没有深仇大恨,何至于此。
难道,将军府还有漏网之鱼?
陡然间,郑伯绥心情澎湃,他挺着腰道:“速速去查清,将军府要有余孽,必须斩草除根。”
周正应话,退出大厅。
一直旁听的连晋啧啧道:“将军府一门忠烈已被屠杀殆尽,老天爷真要垂怜留下点血脉,你就发发善心,放过人家积点德行。”
郑伯绥肃着脸道:“圣上已经颁旨,将军府通奸卖国是事实,国公爷可别自误,不该说的话还是少说为妙。”
连晋撇嘴,换了话题:“贾庆已死,贾义没找着,亲事直接变丧事,真是撞邪。这种事传出去,向来怨女不怨男,外面的人胡乱编排,甚是影响青菡的闺誉。”
郑伯绥心想:“贾义留书逃路,早晚有谣言出来,女子闺誉被毁,便只有自行了断或剃发去姑子庙。郑青菡并非省事的主,早点把她送外头去,省得在府里闹乱子。”
拿定主意,便对连晋道:“我想让青菡去庄子上住些日子,避开流言蜚语,落个耳根子清静。”
“也好。”连晋深锁的眉,微微舒展:“闹成当下局面,这门亲事就算不作数了。”
郑伯绥点头:“自然不作数。”
两人商定完,过了五日,郑伯绥安排马车,把郑青菡送到附近的庄子上。
庄子四周群山环绕,奇花异草,院内重墙夹道,偶有一处圈出块空地,放养着孔雀、梅花鹿。
郑青菡在庄子里散散,日子过的悠哉悠哉。
唐昭挺着腰板来过两次,皆是谈完公事走人,对郑青菡没半个好脸色。
郑青菡厚着脸皮拦了他一回,求饶道:“先生也是端良厚重的人,为何不能体谅我?将军府遭人迫害,是贾庆亲口承认的,我必须替将军府报仇血恨。”
有瓢冷水,当头浇下,唐昭只觉得手脚冰凉,暗道:“这个小姑奶奶本就心不善,若跟将军府渊源深厚,依着她的性情绝不会就此罢休,日后指不定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跟着她讨生活,等于把脑袋系在横梁上,脚下稍一滑溜,就得去见阎王老子。”
唐昭思索着,站在原地,脚步没动。
郑青菡向前欺了一步,激他道:“先生的胆子被年纪吃掉了?想当初,你连暴戾凶鸷的小候爷也不惧,现在反而畏手畏脚。”
唐昭骨子里有着文人血气方刚的骄傲,郑青菡这席话仿佛滚水下肚,把他的小心思全部烫平,不禁荡气回肠的想了一番。
郑青菡和他就是一条在线拴的两蚂蚱,早就谁也蹦哒不了,没有郑青菡的救命之恩、知遇之恩,他唐某人不会有今天的日子。
要说出格的事,郑青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