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慧眼识人(2 / 2)
过了三、四天,唐昭来信,说各地账目多数不清,再过半月才能回京。
郑青菡不多言,倒是锦绣不放心,拐着弯道:“唐先生去办大事,来信却寥寥几句,可要回封信问问?”
郑青菡摇头:“他是查账的老手,勿需多此一举。”
绵绣嘀咕:“起初瞧不上这差事,最后又应承下来,不知葫芦里卖什么药。”
郑青菡施然然道:“他非池中之物,岂能识不出我。”
绵绣还想开口,见她有制止之意,换了话题道:“月底是老爷寿宴,各房小姐、姨娘都在仔细张罗,您可要早做安排,免得吃亏。”
“吃什么亏?”郑青菡语调拉长。
“寿帖前几日就派出去了,邀的全是朝中勋贵,能来的少爷自然身家显赫,姨娘们打着自家的小心思,个个擦亮眼珠子想趁机择个佳婿。”绵绣壮着胆子道:“夫人过世的早,府里没人替小姐着想,您可得自个替自个想着。”
郑青菡听了话,嘴角轻扬,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绵绣脸上一阵红,自己区区一个奴婢,竟怂恿小姐去相看少爷们,没羞没臊,好没道理。
郑青菡转脸看着窗外,脑子一片清明,先前要不是得了脑病,按她的年龄早就议婚许了人家,也难怪绵绣着急。
绵绣见她不说话,斟酌半天道:“小姐,您是不是闲奴婢多嘴?”
“不是。”郑青菡撑着头,慢条斯理道:“我只是想,父亲的寿宴,得备份大礼才行。”
“送份大礼,老爷一高兴,给您挑份好婚事,再不用在府里受沈姨娘、七小姐的闲气,也免日后得罪宫里的如妃娘娘。”
郑青菡眼里闪过冷芒:“听说四妹进宫,始为长使,短短时间赐为如妃,要真生下个皇子,姨娘和七妹定然借势拿乔,我在府里的日子越发艰难。”
绵绣连连点头:“到时候,就连老爷,也未必会帮小姐。”
此话,一语中的!
郑伯绥和他宫中四女儿如妃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上对郑伯绥宠眷素厚,少不了这层裙带关系。
劈柴看纹路,凡事要瞄准路数下手,只有让宫里的如妃失了宠,郑伯绥没了依仗,日后才能事半功倍。
如何让受宠的如妃从九阙天上掉进人间地狱,让郑家的荣华富贵尽失?
想到这里,郑青菡坐到书桌前,拿起墨锭。
歙砚坚润如玉,雕琢雅洁清爽,墨绽笔直在她手中,慢研轻磨中弥漫着静溢的意境。
良久,抽出一张宣纸,提笔入字。
须臾之间,一行刚硬铿锵的字跃然纸上,笔风洌利劲风,字体端劲有骨,透着庄重刚直,正是字如其人。
绵绣的嘴张的比脸盆还大,下巴差点砸脚面上去,整个人瞬间呆住,小姐竟连字也会写了,偷偷掐了自己一下,生生的疼,竟然不是作梦!
郑青菡幽深的眸里探不出情绪,只道:“给刑部尚书王大人的信,速速找人送去。”
绵绣双眉紧锁:“王大人素来清高,和老爷从无往来,小姐把信送去,怕是有去无回。”
“听闻王大人老来得子,此子五岁草字如云,七岁聪颖过人,自小才貌双全,可偏偏得了冤孽症候,没几年就双眼失明,募了全京都最好的医僧均未奏效。”
小姐为何提起此事?
绵绣不及细想,作答道:“王大人曾放言,只要有人能医冶好公子,就算要尚书府全部家产,也绝无二话。”
“王大人,真是爱子如命。”郑青菡慢条斯理的感叹。
“小姐,怎么突然提起王家公子?”
郑青菡从抽屉取出一个紫檀盒子,头也没抬道:“我真羡慕王家公子,有个好父亲。”
绵绣不明所以,呆呆站着。
郑青菡道:“还不去送信。”
绵绣反应过来,正要迈出门坎,身后传来嘱咐声:“此事严加保密,不许让旁人得知。”
“是,小姐。”
随口应诺着,郑青菡慢慢打开紫檀盒子,里面排着五件器具,分别是刮刀、启子、镊子、手术刀,还有用鸡翎作成的钩针。
拿起钩针对着亮处,针尖生出明亮的光泽,她想起了前世,曾无数次拿起过这些东西,曾无数次看着痛苦的患者冶愈,那是她活着最开心、最畅快的日子,如今一去不复返。
现在,重新购置的医具,也重新承担起不同的意义,不再是救人的工具,而是她复仇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