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宋家进士(1 / 2)
郑青菡的目光从沈姨娘身上移开,抬起茶盏慢条斯理的啜着茶,打量着另外十几个花团锦簇的女子,想来尽是郑伯绥、郑升妾室和庶出的女儿。
听锦绣说过,宋氏不会生养,膝下无儿无女,一个没有子嗣的嫡妻,面对较自己年轻貌美,生养了一堆庶子、庶女的妾室,地位该有多局促,外人可想而知,
可如今所见,宋氏拿捏、辖制妾室的手段极其高明,光瞧她目光闪过几个妾室,对方立即战战兢兢的模样就可知道,宋氏的心机能奈是一等一的。
宋氏一脸亲热:“听闻你脑病全愈,我真心替你高兴,可冶病要断根,改天替你找个名医把把脉,才能让人宽心。”
郑青菡并不推托,只道:“大伯母费心了。”
宋氏低眉敛目,摆弄着手上的佛珠:“你母亲和我都是命苦之人,你母亲去的早,我膝下无子嗣,日后没事,你多来陪陪我。”
郑青菡应了一声。
宋氏又道:“你病刚好没多久,别跟府里姨娘们置气,她们不过一介妾婢,你是嫡女,身份背景就占了优势,不急着立规矩,有事没事多去你继母屋里走动,待你继母生了嫡子,你处处帮衬着,你继母自然会念着你的好。”
郑青菡心里一惊,没想到宋氏看的如此透彻。
独木难成林,单丝不成线,她一个人再能干,终是难成气候,要想在相国府后宅站稳脚跟,必须要人协助,才能成事,继母蒋潋是最好人选。
宋氏一语道破天机,正是郑青菡心中所想,此刻筹谋之事,她看宋氏的眼神渐渐深邃起来。
宋氏见她不说话,和善温和道:“这些话本不该由我说,刚见你遇事还指着手下丫环,好似过去的人事半分记忆也没了,怕你日后吃亏,方才提点几句,全是好心。”
郑青菡回过味来,自己先前对锦绣使眼色、朝着沈姨娘的一笑全落在宋氏眼中,才会引申出下话,不禁在心里直叹宋氏见微知着的本事,忙回道:“我娘过世的早,身边就差德高望重的长辈提点,今儿伯母的话,青菡听到心坎里,只会感激涕零。”
不但领了情,还给宋氏按了个“德高望重”的贤明,宋氏脸上添了三分满意:“你不怨我多事就好。”
郑青菡正要客气几句,见郑伯绥领着郑升和一干郑家子弟过来,便随着宋氏起身。
领头的是郑伯绥,一边走一边跟身侧的中年男子说着话,郑青菡见那人容貌和郑伯绥有七分相像,料定是郑伯绥大哥郑升,行礼道:“青菡错过吉时,给大伯父请罪。”
郑升漫不经心瞧了她一眼,瞬间像遭雷劈,呆呆道:“你,你,你就是得脑病的……。”
下一句话没说出来,却是自个咬了自个舌头。
宋氏见郑升出丑,打圆场道:“定是好久不见侄女,高兴的说不出话来!”
台阶已经铺好,也得有人愿意走,郑升浑然不顾,竟道:“是,是,还是十年前见过一面,没想到如今出落得美艳非常,胜似谪仙一样的人物,比风满楼的名角都漂亮百倍。”
竟拿相国府嫡女跟戏子放一起比较,真是为老不尊的浑物!
为了把郑家的亲戚旧故弄清,郑青菡这些日子没少从锦绣嘴里套话,看来这个郑升和传闻中一样,是个只会捧名旦、逛窑子、赌骨牌的草包一枚。
郑伯绥咳了一声,面如寒霜斥责郑青菡:“你大伯随口夸了几句,不必沾沾自喜,光有漂亮脸面有何用?整日做些有份的事、说些有失体统的话,越发没羞没躁,把郑家祖宗的脸都给丢尽了。”
不过是指桑骂槐!
“父亲教训的是。”郑青菡慢悠悠回话,瞥一眼郑升,好一副窝囊模样,站在边上大气也不敢哼一声,不知道的,还当他是弟辈,郑伯绥是长兄。
郑伯绥环顾,众人脸色紧张不敢作声,唯郑青菡和宋氏面色端正和颜,凌厉问话:“青菡,错过求佛吉时是大忌,神灵会怪罪,还会对奉佛者施灾降祸,你明知道理,为何还要迟来?”
“父亲奉佛十余载,自当知道,佛语有云“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只要心怀诚敬,即便因事耽搁时辰,佛祖心胸宽敞,也会体谅,而非怪罪。”
郑伯绥面色下沉:“你的意思是,为父的心胸不宽敞?”
郑青菡腹诽,你何止心胸不宽敞,完全是歪心邪道,不得好死,脸上不露分毫道:“女儿不敢,路上遇积石拦路,不得已改道而行,才会错过吉时。”
郑伯绥不依不绕:“走的是同一条路,别人都准时而至,为何只有你迟到?”
郑青菡正要开口,却听天籁之声由远即近,那声音像是惊鸿,光听就能撩乱人心,此生再也听到如斯干静、如斯撩人心扉的天音。
“相国大人、姑父、姑母,路上遇积石拦道,不得不绕道而行,方才错过时辰,望诸位见谅。”
这少年来的恰是时候,此话正好接上郑伯绥的上话,倒像刻意帮郑青菡解了围。
宋氏端着的笑变得异常温柔,嘴角弯弯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