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3 / 3)
多,贺元思有经验和资历摆在这里,以后顺着刑部往上升,不比在吏部或是户部来得慢。他一时回想起当初在江宁清凉寺内得慧空师太算过先天神数,说他会有“意外之喜”,现在想起来,恐怕就应在这件事上。
贺元思迷信,赶紧趁此机会拜拜神佛什么的,同时回到家里又挺直了腰板,重振了夫纲,责令发妻将早先偷偷发卖的美妾再买回来。贺夫人这时候再去问人牙子要寻红菱的下落,又哪里找得到?
腊月中,宫里传出良妃病重的消息。众人都晓得必是为了康熙皇帝那一句话的事儿。虽说宫里有宜妃遮掩,但是人多口杂,这些话很轻易就传入良妃耳中,教良妃怎么受得住,必然是唯求速死,免得拖累八阿哥。
然而她却没想到过,无论她是生还是死,八阿哥的出身都无法磨灭或是更改。
因已经进了腊月,不少有爵的人家听说良妃的病情之后,担心这个年过不好,偷偷地屯了些猪羊之类,也舍了年节时摆酒吃席唱戏的打算。
然而良妃的生命力却比众人想象得要更顽强些,硬生生挨到了三月间才咽气,死前求了康熙的恩典,见了身为阶下囚的八阿哥一面,这才闭了眼的。八阿哥紧跟着一场大病,病得形销骨立,险些没有熬过来。
良妃死后,康熙的心意似乎稍稍有些回转。此前他停了八贝勒及属官的俸银俸米,在胤禩病重期间,康熙虽然从未遣人前往探望,但据说曾经过问过胤禩的病情,看过太医开的药方。
待胤禩逐渐痊愈之后,康熙命恢复了八贝勒府的俸银俸米,并命将胤禩膝下的庶子弘旺养在宫中。
不少人猜测是康熙后知后觉地悟出来,当初“毙鹰”事件,八阿哥乃是被人陷害,实属无辜,又因良妃郁郁而终,实在可怜,所以对八阿哥略显宽和,也在情理之内。
然而也有明眼人看得出,八阿哥旧党已经被康熙剪了个干净,余者碍于“父子之恩绝矣”那句话,再也没胆子往八阿哥那边靠过去。既然是独木难支的一根光杆儿,为何不把他留在朝中,反而能够牵制其他几子?
不过,这些俱是后话。
石咏在腊月里跑了两趟潭柘寺,都没有打听到妙玉师徒的消息,直到内务府封印,石咏交待了所有的差事,这才听说妙玉师徒如今已经转去住在西便门外的牟尼院。
作者有话要说: 1康熙这一段训话节选自《清圣祖实录》,有少量改动。另外,《清圣祖实录》是雍正朝编纂的,其中也不乏对当初政敌的贬低之辞,未必是历史真相。“毙鹰事件”史上确曾发生,但这里的各种细节则俱是小说情(编)节(的),不可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