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3 / 3)
坑的时候,这铺面突然关了,说是主家有喜事,隔几日再开。
正当满承德的人都在谈论这间铺面,猜测这铺面主人有什么喜事的时候,石咏作为幕后策划者,自然知道所谓喜事就是贾琏回京去陪伴媳妇儿生产,这里有几名管事随同贾琏一道回京。待这些管事再回承德的时候,会带更多的自鸣钟新货过来。
这段时间正赶上康熙启程往塞外过去,承德这里乱哄哄的,石咏也得收拾心情,准备去收拾避暑山庄的烂摊子。
岂料这时候,十六阿哥胤禄过来寻他,告诉他前些日子有个蒙古王公遣人过来,要将这个铺面里所有的自鸣钟都买下。
“你猜对方报了多少钱?”十六阿哥笑嘻嘻地问石咏。
石咏心里给这些自鸣钟定价是均价五百两一座,所以他随口问:“五千两?”
十六阿哥笑笑:“两万——”
石咏眼珠子险些当场掉出来。
岂料十六阿哥继续:“薛家管事当时回了说,这一批都是独家,没有重样的,东家想自己留着,之后从从京里调过来的一批才是打算发卖的。”
“然后呢?”石咏问。
“对方加到了三万两。”十六阿哥继续笑,“然后爷就卖了。”
自鸣钟的生意,头一回开张,基本上就把他们下一步需要的人工和材料钱全都赚回来了。
石咏:……难怪我不是个富人。
他,实在还是对这个时空的富人缺乏了解与想象力,心中存了几分懊恼。
只是这并不妨碍石咏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单这一回就赚了这么多,石咏自然规划起了将来:这自鸣钟可以做的花样可实在是太多了,眼下这一批主要是以上等木料做钟面钟身,辅以鎏金鎏银的铜胎装饰为主,以后还可以做陶瓷的、珐琅的、象牙的……呸呸呸,保护野生动物,象牙的不做;器型上则可以做座钟、台式钟、挂钟、花式钟……等到这一波自鸣钟的风潮席卷而过,他们就已经开始做表,怀表、手表、各种表……难道就不把那些蒙古王公和京中富户的银子都赚过来?
这时代,并不是一个藏富于民的时代,大户与豪强几乎控制了所有的社会财富。石咏倒是盼着能用这种法子,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能让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比如工匠之流,能够活得轻省点儿,且再多些创造力。他可是对这些人寄予了厚望的。
当然这前提是,主管此事的十三阿哥,也别教他失望才好。
石咏在这般喜洋洋地盘算,他腰间佩着的颁瓟斝却又发了声:石崇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说:“小石咏,难道我们富人的心思就这么难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