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番外:正月三日雨(3 / 3)
意地发布政令,施行□□、民不聊生。另一边,是匈奴大军压境。
大庆江山,顿时风雨飘摇。
他左右许多人都在劝说他把君常斩首以平息诸王叛乱,协力对抗匈奴。
他并未答应,因为他虽厌了君常,却还记着往日的情分,顶多也只想着把君常关进宫中,再不让他离开。
没想到有人从君常府中搜出了君常与匈奴国主的书信往来。
左右纷纷说:“此人通敌叛国,其心可诛!”
他看了信,那字里行间的熟稔令他怒火中烧。
君常,君常,我没想过杀你,你却勾结匈奴!
往日爱得越深,此刻便恨得越深。他下令将君常凌迟处死,立刻执行。
他再也不想听到“君常”二字!
他要“君常”从彻底从世上消失!
太后得了消息,赶来求情。他冷笑说:“为他求情?您还不如先顾着自己,当年我母妃恐怕也向你求饶过吧?”
太后顿时全明白了,泪落如雨。
傍晚的时候,行刑的人来报说君常已受刑。
他沉默片刻,刚想把人打发走,忽然又开口问:“他说了什么吗?”
行刑的人说:“他一句话都没说,很安静。”
天地仿佛也一下子安静下来。
君常死了,一句话都没有说。
正月三日,雨。
叛乱早已平息。
君常的兄长假意叛逃匈奴,引匈奴精兵入瓮,绞杀数万匈奴精锐。
匈奴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他十弟离京前入宫,对他说:他们是国之砥柱,如果君常会勾结匈奴,中原早已是匈奴囊中之物。
君常一家用鲜血洗脱了身上的冤屈。
是啊,君常在朝中的地位足以权倾朝野。
君常怎么会勾结匈奴。
再往下彻查,原来他身边竟有匈奴国主的细作,从一开始就故意挑拨他与君常的关系。
而他,根本经不得挑拨。
当晚他梦见了君常。
君常死后,他终于又一次见到了君常。
君常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身后仿佛还开着满山梨花。过了一会儿,君常转身往梨花深处走。
他追了过去。
追了一会儿,君常转身看着他,叹息着说:“陛下,回去吧。”
他哭了起来:“君常,我错了,十弟都和我说了,我真的错了,你回来好不好?”
君常说:“陛下,我回不去了,你回去吧。”他垂眸,“你没有杀临均,我很高兴,帮我好好教他……”
他说:“不,我是天子,一定有办法让你回来的。君常,你不要走,不要走。”
君常没再说话,慢慢从他梦中消失了。
他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满脸都是泪。
他对左右说:“去,去把临均带过来。”
左右不解:“临均?”
他咬牙说:“他在太后身边!马上去把他带过来!”
和君常儿子一起来的还有太后。
他没有和太后说话,而是把小孩抱进怀里。他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发现小孩眉眼与君常十分相像,不由抱起来说:“君常,君常……”
太后说:“他不是君常!”
他怒道:“住口!”他虽然生气,却还是改了口,“临均,君常让我好好教你,以后你住在我这边吧。”
太后皱起眉。
他没给太后反对的机会,转了话题:“君常与临均的母亲是怎么认识的?”
太后深吸一口气,说:“君常他身边没个人照顾他,我们给他找了临均母亲,让她找机会与君常行房……君常对我们派去的人并不设法,他向来最重责任,事发之后还是娶了她。”
他哈哈大笑,笑完却哭了起来。
当初君常说过什么?两情相悦!两情相悦!根本就不是!娶了对方也不是最重责任,而是想让他答应立后!
君常连他杀了他都不曾怨过。
而他那会儿轻信那些奸佞的话,不过是因为局势太过危险,想找个理由劝服自己把君常推出去平息叛乱罢了!
他一直都这样,容易畏怯,想法和做法都龌龊又卑鄙,偏偏又贪婪无比。
他是一个卑劣又自私的人。
对,他就是这样卑劣又自私。
他是天子,他有天命在身,无论上天还是入地,他都要把君常找回来。
付出任何代价都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