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一品驸马爷 > 第一一四章

第一一四章(3 / 4)

入点却总是别具匠心,叫人读来耳目一新,又不得不承认他十分切题。

不管哪方面来看,前面的“双元”都是实至名归的。

若是殿试文章再作好一点,他不得状元别人还要替他喊冤呢。

孟元绍心情挺复杂,因为他手里还拿着赵英的旨意,等谢则安从任地归来就将劝君尺交给他。赵英对谢则安这么有信心,他怎么能拦得住谢则安这大好势头?

偏偏谢则安又是姚鼎言的学生。

提起姚鼎言,谁心里不会打个突?

明明都去守孝了,居然能被赵英夺情复职,一眨眼还入了政事堂、成了参知政事!孟元绍有预感,他这个相位说不定坐不了多久。

虽然谢家父子看着不算完全偏向姚鼎言那边,但要是姚鼎言开了口呢?

孟元绍只能拿出一贯的推字诀,一律把要做的重要决定留给赵崇昭。

赵崇昭与孟元绍打了一段时间交道,很快了解了孟元绍的算盘。他对孟元绍有些不喜,但想到孟元绍是赵英留给他的丞相,只能忍了下来。忍归忍,遇事他极少与孟元绍相商,更经常找曾经是自己太傅的徐君诚、自己敬佩不已的姚鼎言。

徐君诚、姚鼎言两个新加入政事堂的“新人”,在赵崇昭心中的分量竟比其他老臣都重。

这日徐君诚和姚鼎言从政事堂出来,沿着青石道一起往皇城外走。

静默许久,姚鼎言先开了口:“君诚兄,你老师近来可好?”

听到姚鼎言提起秦老太师,徐君诚心头猛跳。姚鼎言已暗中开始把秦老太师的门生压下去,他看在眼里,却不能和姚鼎言一样在赵崇昭面前肆意进言。

秦老太师对这点很不满,徐君诚唯有苦笑。赵崇昭看重他是看在这些年的师生情谊上,赵崇昭看重姚鼎言却是因为他打心里认同姚鼎言的许多设想,时日一久,此消彼长是免不了的。在帝王心中昔日师生情分能撑多久?赵崇昭终究会放手去做他想做的事。

而且他若是和姚鼎言用一样的手段,与自己看不惯的那些做法又有什么不同?

徐君诚说:“老师他精神还不错。”

听到徐君诚仍诚挚地喊一声“老师”,姚鼎言心中失望。政事堂那几位老臣都无意相争,明显与孟元绍一般脾气,整个政事堂内只有徐君诚能与他一争,偏偏徐君诚明明正当壮年却锐意全无,实在让他失望。

姚鼎言说:“三郎这次不知能不能中状元,他若真能三元及第,你准备送他东西?”

徐君诚说:“鼎言兄又准备送什么?”

姚鼎言说:“我会将我这几年来陆陆续续写下的文稿都交予他。”

徐君诚一震。

姚鼎言说:“我觉得三郎有超于你我的能力,有些事若是我做不成了,我会盼着三郎替我做下去。”

徐君诚沉默。

姚鼎言说:“君诚兄为官多年,到底做了些什么?”

姚鼎言这话有诛心之意,可徐君诚听后反倒云淡风轻了,他淡淡地答道:“我只尽了本分,没做什么特别的事。”

姚鼎言说:“依我愚见,君诚兄大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徐君诚抬头望着姚鼎言。

姚鼎言说:“君诚兄在地方时也曾锐意变法,可惜底下的人阳奉阴违,差点铸成大错。当时若非文公相助,君诚兄恐怕难以收场。”

徐君诚道:“鼎言兄既然知道这件事,推行你的新法时应当更谨慎才是。”

姚鼎言见徐君诚面色未改,只能答道:“那是自然。”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次简短的谈话就这样不欢而散。

徐君诚看着姚鼎言拂袖离去,眉头皱了皱,最后千思万绪都付作一声轻叹。他迟迟不愿依老师的话行事,未尝不是想看看姚鼎言能做到什么程度,若姚鼎言真的能做成,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若是姚鼎言做不成,他还保有与赵崇昭的师生情分,说不定还能补救一二。

徐君诚俯身坐入软轿,在那轻微的晃动中出了神。

三天之后,殿试开始。

赵崇昭终于见到了谢则安。

不知不觉他们已有一两个月没见面,谢则安看起来瘦了一点,不过依然俊朗非凡。所有士子之中谢则安离他最近,离御阶仅有数步之遥,离他不足十米,他从御阶上望下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谢则安的每一丝表情。

赵崇昭的目光贪婪地在谢则安身上扫了一轮,才让人宣布殿试开始。

殿试是赵崇昭亲自出题,他写了个与农桑有关的题目。西边久经战乱,百废待兴,正需要专擅民生的人才,谢则安若是写得好,自然而然会被安排到那边去。

谢则安一拿到题目,瞬间回忆。

他并未抬眼看向赵崇昭,而是挥毫疾书。

第一个写完的是他。

听到谢则安轻敲桌上的瓷铃,赵崇昭精神一振,直直地看向谢则安。

谢则安抬起头安静地与赵崇昭对视。

想到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