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大结局(上) (2)(1 / 9)
院子,地方比较大,士兵们也能好好睡一宿,不用这么熬着。
“恩,早膳就去路边的铺子买包子馄饨,羊汤羊杂,还有面果子油茶,多买几样,让大家都尝尝。”
这些士兵第一次到溧水城,还没有吃过大秦的特色,青璃给于嬷嬷一块银子,自家小院就靠着街边,旁边几步远有好几个摊位,都在早上出摊,溧水城的百姓不猫冬,冬日里一切照常。
青璃以为自己很难入睡,实际上她沾到枕头就睡着了,一直到天亮,龙凤胎咿咿呀呀地叫着要吃奶,她才睁开眼睛。两个小娃不哭不闹,喂奶之后,于嬷嬷带出去把尿,麦芽上前伺候青璃梳洗,笑道,“士兵们也不敢打扰,用早饭都吃的很小声,奴婢私下里听到他们在赞叹溧水城的羊汤呢!”
“是吗?”
第一次喝羊汤,青璃记忆犹新,那时候她还是个探子,伪装成异族女子,那一碗羊汤喝出了百种滋味。
梳洗过后,青璃用了一些红枣小米粥,两个葱油小花卷并几个饺子,这才关上小院的门,上马车,与士兵们一同上路。晚上到达沛水就可以,众人赶路并不着急,青璃抽空去薛府上看望夏荷,顺便送年礼,坐了一盏茶的工夫便匆匆离开。
薛谦的娘因为薛蓉的死受到刺激,变得有些不正常,浑浑噩噩的时候居多,也不似从前那样苛责夏荷,时而糊涂不认识人,还要靠夏荷照料。
溧水城非常繁华,无论天气多么冷,都阻挡不住百姓们的热情,正好到年关,街道上人来人往,都是出门采买的百姓,偶尔遇见挑着担子走家穿巷的货郎。
“小姐,奴婢听到卖葱油饼的叫卖声了!”
麦芽把耳朵伏在在车壁上细听,顿时眼睛一亮,她激动道,“就是奴婢说的那家,好吃得能吞了舌头!”
“对,就是这个孙老头,老奴下车去买上几个吧!”
于嬷嬷咽咽口水,转过头和麦冬介绍,“你肯定没吃过,那会儿你还在平阳养伤,这次有口福喽!”
这个老孙头是个倔脾气,以前曾经开铺子买葱油饼,远近闻名,也是溧水城一家百年老字号,后来因为一些琐事得罪了那个狗官知府,被砸了牌子,他也是个硬气的,做起货郎,在路边喊叫卖饼,现在有了资财,仍旧不开铺子,就在街上叫卖,每天就那么多,卖完就回家。
“去,全部包圆,给士兵们分下去尝尝。”
今天天冷却没有多少风,溧水城的天气要好过平阳,可以边走边吃,趁着那热乎劲,葱油饼里面用肥肉耗的油梭子,超级香,一层一层,配着葱花,烧饼大小,青璃一个人能吃好几张。
“好喽!”
于嬷嬷一脸兴奋,麦芽也跟在后面下车,摆摆手道,“小姐,奴婢下车去和老孙头说上几句话!”
走街串巷这么叫卖虽然自由,可也受时间段限制,有一段时间,青璃想吃,经常找不到老孙头的人,最后于嬷嬷和麦芽发挥包打听的能力,摸到老孙头家堵门,为了吃葱油饼,几个人都拼了。
等了又等,于嬷嬷和麦芽这才上了马车,今儿运气好,老孙头刚从家出来,叫喊第一声被麦芽听到,全部买下,分给士兵们,于嬷嬷数了十张饼拿上马车,几个人分够吃。
“真香!还烫嘴呢!”
分配好之后,麦芽忍不住,抢先咬了一口,马车内立刻充满一种葱香味,众人在街道上减缓速度,晃悠着,青璃也跟着吃了两块,喝一碗热茶,一年多没吃到,还是那个味道。
“麦冬,好吃吧!我知道老孙头家,回来咱们在买点吃。”
于嬷嬷满脸堆笑,笑成一朵花,见麦冬嘴唇上沾着油花,她突然有一种得到认同之感,转头对青璃继续道,“小姐,老奴和老孙头说了,让她继续开铺子,以后有您撑腰,知府也不敢捣乱!”
“你是用我的名声,狐假虎威去了?”
青璃并不生气,她希望这种老字号的美食能继续流传下去,有铺子更有保障,回来多买一些放到空间的保鲜库房,以后到京都的时候也能吃。
一路上,遇见不少溧水城的特色吃食,青璃都会停车买上一些,分食给士兵们,走走停停,到达沛水城已经是掌灯时分。大周刚占领治水不久,沛水城留下几个将领,守城将领青璃认得,她和众人打招呼,正好赶上晚膳时分,她出银子请士兵们去酒楼里吃上一顿。
“走吧,等到家里要生火做饭,这么一耽搁,天都黑了。”
一路风霜,士兵们一夜未眠,脸上带着深深的倦色,青璃不容众人拒绝,找了街边一家小有名气的酒楼,点了酒店的特色菜,鸡鸭鱼肉外加小酒,让士兵们坐在一个雅间里吃喝,她带着丫鬟婆子在隔壁另外开一席。
士兵们心里感动,不知道如何表达。少将军夫人,对于他们普通的士兵来说真是高不可攀的,可是她却能面面俱到,对众人关心得无微不至,像亲人一般,让他们的心火热,这个冬天也不再寒冷。
酒足饭饱,一行人回到二进小院,去年一家人还在此过年,周围有婆子经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