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3 我记起来了(2 / 3)
了晋起手中。
前世的他信以为真,故才会如此甘愿的为晋家抛头颅洒热血。
晋起似思考了片刻,后才道:“孙儿愿意前往——”
晋擎云似笑非笑地点了点头,而后道:“待过了十五便启程吧。”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在风国人眼中,其隆重的程度不亚于春节,只有过了上元节,才真正算是开始了新的一年,故而十分重视。
却听晋起说道:“依孙儿之见,出了正月再动身也不迟。”
“为何?”晋擎云看了他一眼,声音淡淡地问道。
这可还是他这个孙儿头一次对他的决定有异议,虽是小事,但他想知道理由。
“在此之前。孙儿想说服应王子一同前往西北。”
什么?
饶是晋擎云,也实没料到晋起竟怀有此种想法。
想让西陵王子一同前往观战?
乍然一听,这种想法未免有些莫名其妙,甚至不切实际。
可若是……当真行得通,却是一个最好也是最快能说服西陵王的法子!
说句实在话,冬烈与冬珠二人在晋国公府待了这些时日,态度一直模棱两可。使得晋擎云早已有些不耐烦。只是他行事滴水不漏。故从未在面上表露出来而已。
但眼见着韩家如此雷厉风行的横扫着西南方,他虽谈不上心急如焚,可又焉能平静的来。
西陵王子落榻客居晋国公府一事早已不是秘密。四处传的沸沸扬扬,只是真正知晓晋起与西陵王的关系的人却寥寥无几,外人多一致认为西陵有意搅和到中原的战场中,故才让应王子先来探一探路。而是否已同晋家暗签订了什么约,便不得而知了。
若真确定了什么。晋家必定不会一言不发,半点动静都未传出,任由韩家壮大。
且西陵王子入城仅带了一支亲卫,与其说是增援。却更像是择选友来了——
甚至有些胆大心大的各方势力暗已多次送暗信于冬烈,并且开的条件十分诱人。
这好比是一块肥肉,既然买主还未敲定。那便人人都有机会开价竞争。
纵然对手是晋家,但放在眼前的希望试都不试便放弃了。却不是身处乱世该有的处世之道。
深知这些暗涌的晋擎云无疑是自信的。
他岂会争不过那些乌合之众?!
可他真正担心的是韩家也对西陵这块肥肉起了觊觎之心……
他担心的还有西陵王的态度。
血浓于水是否真的那么靠得住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更何况较之仅仅只见了一面的外甥相比,难保云札更在意的是胞妹的早逝。
谁能说的准他不会对难产而死一说存有疑心?对晋家存有怨愤之心?
若韩家当真开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条件,那么谁又敢肯定云札不会干脆联合了韩家反过来对付他晋氏!
晋擎云自认谨慎,甚至多疑,但从不会做出空穴来风的推测——
正如他方才所言,这世道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
可若能说服应王子一同前往西北应战,其意义便完全不同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王子冬烈的决定便等同是西陵王的意思。
形势虽说不会因此彻底逆转,却等同是往前跃进了一大步。
而对那些抱有觊觎之态的各方势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威慑——韩家也不例外。
“你有几成把握可以说服应王子?”晋擎云凝声问道,苍老的眼睛里仿佛有一把火在灼灼燃烧着。
“五成。”
晋擎云眉头一振,表情有些波动,却看不出是喜还是怒。
“好!”片刻之后,晋擎云点头道:“便依你之意将启程之日后延——只是你务必要记住,不管应王子开出何种条件,你只管向祖父提来,切不可与其闹翻了脸面。”
再如何狮子大开口他也都不担心,怕的是对方根本不肯同他们讲条件。
晋起微一垂眸,面色从容地应了声“是”。
晋擎云暗暗握紧了手中已经不复温热的紫砂茶碗,眼中一派笃定之色。
片刻之后,微微笑着将茶碗放到了三脚茶案上,口气已恢复了以往的平稳,对晋起交待道:“应王子自醒来后便未出过房门,今早你二叔曾前去探望过,据称其精神似乎不太好,你二人也算得上的表兄弟,理应过去看一看。”
条件自然要谈,但旁人比不得的亲系关系,却也是一记筹码。若不懂得利用,就实在太蠢了。
“孙儿知晓。”
晋擎云满意点头。
……
然而事实证明,晋起还是不太懂得利用这种筹码,因为他压根儿没去冬烈那里探望。
只是让宋元驹大概去跟大夫确定了一,依照冬烈眼的情况可会影响到一月后的出行,得到了“不影响”的肯定答案之后,便彻底撒手不管,安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此时,冬烈依旧维持着醒来后的姿态——直挺挺的躺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