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不再为我顾玦妾(3 / 4)
目送着素娘彻底走出湖心亭,回身,目光看向石桌上的箱子。
伸手打开,里边是已经化得很小很小的糖莲子,还有那根他亲自编的红绳,她的雕像,以及……被压在最底下的那封休书。
当初不敢看,而今,他们都明白彼此的心了,也坚定彼此的情意了,看看也无妨。
想着,她带着轻松的心情拿起那封休书,轻轻打开——
风氏挽裳,嫁入幽府将近一年,心有所属,故休之,从此,不再为我顾玦妾,特立此休离书为证。立书人,顾玦。
明明是不守妇道,却写成心有所属。
她都将他伤成那样了,他却连写休书都还顾虑着她,舍不得让她太难堪。
到底傻的是谁?
每每想到那日的画面就撕心裂肺一次,特别是在知晓他为何会那般痛不欲生的原因后,就跟想起孩子和皎月的死一样,悔不当初。
她将那封休书按在心口。
那时候的他,是真的想要与她彻底了断,从此毫无瓜葛吧?
可他最终还是放不下,所以自欺欺人地找了那样的理由原谅她。
她真的何其有幸,得他一心一意,长情不悔,矢志不渝。
凉凉的秋风吹进亭子,她收敛千思万绪,将休书装回信封里,放回去,然后抱着箱子回采悠阁。
将箱子同他多年来收藏的那些放一道后,她又前往缀锦楼。
听霍靖说,那里特地腾出来让她打扫的,还说相信她会很乐意才是,说这话的时候,府里人都在笑。
风挽裳再次来到缀锦楼,不免有些伤怀。
因为,这后边的竹林里供着他们孩子的牌位,提醒着她,他们本来可以有一个孩子。
站在缀锦楼的门外,她轻扯唇角。
她答应过他,不能再因孩子的事伤心难过的。
想着,微微一笑,抬手推门进去。
经过那些人搜查过的缀锦楼同样也好不到哪儿去,甚至比采悠阁更乱,毕竟都知晓这是他住的
地方,自然搜查的更仔细。
尤其是书案那边,书架上的书全都被扔到地上,上边的笔墨纸砚也全都扫落,无一幸免。
她毫不犹豫地上前收拾,一本本书捡起,还细心地抖去上边的灰尘,一一摆回书架上,若不够高便搬来圆凳踩上去。
这么一番收拾下来也不知不觉过了半日。
放好最后一本书,她从圆凳上下来,看着一下子变得整齐的书架,颇有成就感地笑了。
低头,继续收拾别的。
将笔墨纸砚都放回书案上,忽然,她看到塞在书案与书架相连的角落里的一堆宣纸,没有多想,上前蹲下身将那堆塞成一团团的宣纸取出来。
她捡起一张打开,本只是想着看看上边写什么,好知晓如何处理的,却没想到,这一打开,她呼吸一窒,心,赫然揪紧。
那么大的一张宣纸上写着一首很长很长的诗词,字体苍劲有力,毫无疑问,这是顾玦的字。
她一瞬不瞬地看着这首诗,指尖用力捏紧,眼眶泛红。
扭头看向那一堆蒙尘了的宣纸,她蹲下身,一张张地打开,每打开一张,入目的字都好像一把把尖刀,戳进她的心,疼得无法呼吸。
每一张都是同一首诗,字迹或狂草,或楷书,每一种都是笔走龙蛇。
还没打开到一半,泪水渐渐积了满眶,啪嗒啪嗒地滴落在纸上,晕开笔墨。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她哽咽地一字一字徐徐念出纸上的诗,念到最后已经是句不成句,只有低低的哭泣声。
这是他休了她之后写的吧。
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如果没有相爱,那么就不会有辜负和背叛,如果不爱,就不会这么痛苦。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既然遇见你让我如此痛苦,我为何还要遇见你?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到底该如何忘掉你,如何才可以忘掉这种生死不能的相思之苦。
每一句都是每一个‘如果’的假设,看似在后悔遇见她,爱上她,实际上却把他对她的深情展露无疑。
若不是爱得深刻,又怎么会如此痛苦,若不是爱到情痴,又怎么会有如此悔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