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揭穿(3 / 5)
和柱子都做得那么精细!这辈子能够进来一次,就算死了我也甘心了……”
云菀沁一心只想着快点儿把饮至混完,早点打道回府,心不在焉地嗯了两声,再转头看吕七儿兴奋神色,就像打开新世界大门,看什么都是新鲜,对于兄长过世一丝一毫的悲伤都找不出来了。
虽心里有些莫名的怪异,可她也知道,人素来都是朝前看,不能回头看,也不能苛求吕七儿长期沉浸在伤春悲秋里,便也只随意应了两声。
殿内,饮至在礼仪官的安排下,一个流程接一个流程地进行着。
论功行赏时,她透过前方的重重人肩,看见秦王和沈肇双双出列,分别领着施遥安、管副官、唐校尉和几名心腹属下,跪在丹陛下方,听着太监宣读皇上对各人的犒赏圣旨。
不管哪朝哪代,军功是最能让快速让人晋升和扬名天下的渠道,而内乱,又是历朝皇帝最不能容忍的,甚至比外战还要重视,故此,这次晏阳之乱,宁熙帝倒不吝啬,该奖的奖,该赏的赏。
太监的高亢嘹亮且带着喜色的声音一波波飘到了云菀沁的耳里。
秦王世廷初任地方,遇大险犹不乱,平定民变和匪祸,挖除朝廷多年心头毒疮,其功之大,不足以秆秤称之,为彰显其功绩,除了授亲王爵位时的封地秦地,特将长川郡赐为管辖之地,可控郡内三州四县内的良田兵力,官员兵士,凭皇子宝印虎符即能调令,除长川郡内政务,京中开始上朝参政,入内阁,协皇上太子理国事。另赐京内田庄百顷,奴婢一千,国库珠饰宝物各吨。
沈肇将门后起之秀,不逊于其祖父,初次领兵,进退有度,勇谋兼得,特提拔为京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使同知,官阶从三品。
云菀沁脸上却浮出笑意,不禁有些感概。
前世她身在闺阁,依从女子闺训,过着最刻板无趣的生活,死气沉沉,从不理会外事,有没有晏阳之乱她不记得了,可能确定的是,就算有,前世的晏阳之乱中的功臣,也绝对没有秦王和沈肇的名字。
沈肇是直到自己嫁进慕容家,才得了个五品宣慰佥事的职衔。
而前世的秦王,她虽没留意他当皇子时的履历,但是御极后,一般皇帝都是将生平事迹令史官和礼官列出来,已是昭宗的秦王自然也不例外,她记得,他并没有在地方当官的经历。
也是……这辈子许多事情都打乱了,又怎么会和上一世一样?新婚次日进宫拜见时,宁熙帝分给他的新职被她中途打乱了,从火器营的官职,换成了长川郡的专城副都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后面的事情才统统变了。
她不知道这样的改换历史,时好时坏,不过就眼下看来,绝对是好的。
只是……若今生的轨道真的不一样了,她最希望的,却是他不会依慕容泰那本记事本上说的英年早逝。
她笑意一凝,有些出神,正好见夏侯世廷目光跃来,落在自己脸上,只是不敢看得太久。
圣旨颁下,秦王等人谢了天恩,又换了一名太监手持云绸黄卷上来,封赏长官下面的部将,如施遥安、管副官和唐校尉。也有表现比较突出的中下等军官,借由此次平乱机会,个个鸡犬升天,提了上来,甚至还有一些原本籍籍无名的,如卫小铁。
圣旨的宣读中,殿内一片喜庆。
卫小铁也跟吕七儿一样,大姑娘上轿头一遭,第一次来京城,更没想过能在皇宫的殿内领赏,可他年纪小,初生牛犊不怕虎,又本来就是从小四处闯荡的,所以倒也没怎么喜糊涂了,似模似样跟着其他人一样,翘着屁股谢了恩,起身退下时,伸出颈子在人群里瞄,自从在黄巾党那里跟小庆哥儿分开后,还没见过面,路上也没机会,不过没关系,自己也来了京城,以后见面机会就多了,若是沈少将军同意,他跟在小庆哥身边当贴身保镖都行。
最后一轮完毕,夏侯世廷想要直接述职,趁机让部属都退下,云菀沁也能快些出宫回去,却见对面郁文平看了一眼朝殿门外走去的几人,道:“那姓卫的小少年,好像就是与那女功臣一块立功的吧。”
太子一疑:“女功臣?”听于郁文平说了一遍,才明白了,不觉好奇:“怎么,原来还有个女子也立了功?秦王,是哪位?叫她也上来领赏吧,孤倒是想看看。”
夏侯世廷声色清淡客气:“乡间贱女出身,能进宫就已经是天大福祉,在殿内领赏,不何体统。奖赏稍后出宫后,本王会叫下属转予她。”
郁文平仿若开玩笑:“哈哈,人人都说咱们这些老臣子迂腐陈旧,顽固不化,怎么秦王年纪轻轻,却比本相这半老头子更胜一筹?我大宣开国之初,也是有过不少女丈夫,一门男丁战死沙场,更有全家妇孺代替上阵杀敌。现如今皇上开明,律法上有自立门户的女户,私塾里准许有女先生,寡妇再嫁、夫妻合离的事,遍地都是,也不稀奇,桩桩都能说明女子地位渐渐拔高,如今不过是叫个女子领赏而已,这能有什么问题?”
夏侯世廷轻笑淡讽:“郁相今日倒是极顾念我朝妇人地位。”
太子见秦王似是不大愿意,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