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又进了一步(3 / 5)
你要说你是杨金珠,这次跟三联出版社的版税还能高一个点。”精明的梁栋很快为金珠打算起来。
“这种网络小说出实体书销量高吗?”黎想插了句嘴。
因为他刚算了一笔账,版税十个点的话,小说定价一百块钱一套的话一本书才抽五块钱,一万本才得十万块钱,可金珠写这部小说却花了一年的时间,这有些不太合算。
要知道金珠那篇费时半天才刚五千字的小说就卖了十万块钱呢,这部小说可是有二百万字呢,就算压缩也会在一百五十万字左右,要分上中下三册出版呢。
“这个,一般是看作者的影响力,说实话,实体书的购买者大都是网络版的书迷,当年能卖出在五万册的就算得是畅销小说了。”梁栋说了一个乐观点的数字。
虽说金珠是一个新人,可她的小说网络销量进了前十,打赏的读者也很多,所以梁栋对金珠还是很有信心的。
再有一点,就算实体书这边金珠挣不到多少钱,可版权改编这边金珠应该至少能拿到五十万块钱。
一个新人,第一次写小说就能拿到一百万的进账,这对很多菜鸟级的新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连他这个做责编的都羡慕得不要不要的,更别说金珠这种还没进入社会的小姑娘了。
金珠正要拒绝梁栋时,会客室的门推开了,那个小姑娘
端着几杯咖啡进来了,放到黎想面前的时候,女孩子着重看了眼黎想,试探地问了句,“你是不是大明星黎想?”
黎想正犹豫是该承认还是否认时,忽听得梁栋一惊一乍地喊了起来,“我想起来了,难怪我一直说看你面熟呢,原来你就是演《孝道》的那个黎想,原来你的未婚妻就是杨金珠啊。”
这下黎想想否认也不行了。(未完待续。)
ps:谢谢珍珠2880105、hxj千回西域、平淡是福666三位亲的礼物,谢谢花环888的更新票,也谢谢咖啡o0小王子0o、荼蘼等几位亲的月票。写着写着,忽然心生感慨,原来我就是那个羡慕杨金珠的菜鸟啊。
第三百三十八、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黎想确实没法否认了。
因为梁栋的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推开了,进来了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和两位三十多岁的男子。
黎想此行的目的是来陪金珠签约的,没道理跟人家谈判的时候还戴着口罩,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所以没等对方走近,黎想快速地把口罩摘了。
“你,你不是那个电影明星黎想?”走在最前面的那位三十来岁的女子也认出了黎想,指着黎想看着梁栋,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不好意思,我今天是陪我未婚妻来签约的,不是什么电影明星,不过我的确是黎想,这是我未婚妻杨金珠,她才是今天的主角。”黎想向大家微微一笑,先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把金珠推了出来。
一番寒暄过后,金珠知道那位三十来岁的女子是网站起航公司出版部的总监,姓苏,另外两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就是三联出版社的,其中一位是什么编辑室的主任,姓周。
这三人不愧是见过世面的,很快就淡定下来了,把注意力放在了今天的主角金珠身上。
三人均没有想到今天的主角会是这么年轻,不过在得知面前站着的女孩子就是三年前新思路大赛的冠军杨金珠时,他们也就不觉得惊奇了。
随着去年张导在电影节上的那番讲话,杨金珠这个名字又被翻了出来,再加上《孝道》的原著就是金珠那篇获奖作文,所以杨金珠的名字和文章又拿出来炒作了一番。
故而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了,因为那两位出版社的人员曾经看过金珠的那篇小说,对一个高中生能熟练地用文言文写出这么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批判性小说很为叹服,同时叹服的还有作者老道、扎实的古文功底。这样的女孩子想不出名都难。
知道了他们要签约的对象就是杨金珠后,白总监和周主任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在小说的作者署名后面用括弧标出“原名,杨金珠”五个字,也就是说两个名字都署上,这样的话既不会失去那些网络书迷又能拉拢一些喜欢看实体书的读者。
此外,周主任的意思是可能到时还会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搞一个签名售书的活动。杨金珠这个名字自然更具号召力。
金珠考虑一下答应了。
原本她不想用实名创作是为了躲开康学熙和李睿钟这两人。可千防万防还是让康学熙碰上了,既然躲不过,她也就没有必要再掖着瞒着了。
不过金珠也提了一个要求。版税增加一个点。
周主任出去打了个电话,回来后同意了,不过他们也提了一个要求,以后金珠的作品都交给他们三联书社出版。版税从优。
他们这么做自然不是冒险,在这之前。他们做过一番市场调查,金珠的书迷中对出版实体书的呼声很高;还有,金珠的小说要改编成同名电视剧,而且还是由著名的张晓洁导演。这对打开小说的知名度会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