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他的计策(高危!慎入!)(2 / 6)
萧大老爷的同意之后,她立时让人印制了这份《罪己书》,动用同盟会的力量,将这《罪己书》发放整个大夏。
有了活版印刷术的长安印制坊,朝夕之间就引出几千册来。
萧大老爷的《罪己书》一时间成为大夏建朝来,发行阅读量最高的书。
原本以为,自己因此,真真正正是名声扫地,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萧大老爷都已经打算好了,日后都躲在家里,再不出门,再不和人来往了。
没曾想,书发放不到三日。
他在大夏文人当中,名声大作!
许多人竟写诗褒赞他大义,为了警戒旁人,叫世人警醒,他不惜公开的站出来。承认自己的欲望,承认自己的侥幸,承认自己的苟且……
人说旁人坏不难,叫人直面自己的过失,评判自己的错,才是最难的。
而这最难的事情,萧大老爷竟做到了!
褒赞声一片之中,更有许多人写信来安慰鼓励萧大老爷,叫他一定要振作起来,戒除药瘾。
说整个大夏的人都在看着他,他不倒下,大夏的精神就不会倒下。
还有众多的文人,甚至聚集研究萧大老爷的文体。
把他写《罪己书》这种朴实无华,言语真挚的文法叫做“萧氏文法”。
还拿“萧氏文法”来抨击华丽却显得空洞的骈四俪六八股文。
在大夏文人当中,掀起一股文法革新的风潮。
“我的个天!”萧大老爷看着面前桌案上堆叠的信件,瞪眼难以置信,“当初我怎么也不曾想到,竟……竟会是这样的局面?!”
“老爷,您快看看吧,昨个儿的信,您念那封,写的太真挚了,小人心里都是暖烘烘的!”伴读的随从抹着眼眶说道。
萧大老爷难以置信的叹息,“我以为写信来的人,都是骂我的。没想到,非但骂声质疑声极少,说佩服我,鼓励我的人却是极多。还跟我请教文法?呵呵,我这文法,在翰林院中,那都不算能拿的出手的呀!”
“贵有真情在!贵有情啊!”伴读连连感叹。
萧大老爷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彻底完蛋了。
没想到承认药瘾,决心戒药,到叫他的人生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不但又文人墨客写信向他请教,要跟他结交。
甚至还有那些满腹诗书的小姐娘子们,写信来鼓舞他,甚至要嫁给他,做他的续弦。
当然了,小娘子的信不可能写的这么直白露骨。
但那情谊,那决心,字里行间都能看得出来。
说是佩服他的真性情,佩服他英勇气概。
那种愿常侍君侧,朝夕相伴的意思,彰显无遗。
萧家的名声,非但没有被萧大老爷带累,反而因着他,而更上一个台阶。
如今的萧家,非但是百年的世家门阀,还是义字当头的世家,堪称天下世家楷模。
……
萧大老爷因为萧玉琢的几番帮助,才有了今日名望,萧大夫人活着的时候,萧大老爷也不怎么喜欢萧玉琢。
如今却看这这个侄女,越看越顺眼。
他得了他的迷妹迷弟们送的什么稀罕玩儿意儿,总是不忘给萧玉琢送来。
萧玉琢觉得,梁生说的办法,或许就已经不用尝试了……
却忽然听闻,突厥举兵进犯大夏。
大夏正在和大食开战,突厥又举兵来犯。
加之大夏朝廷内部的纷争……
“难道是天要亡我大夏么?”圣上吞了颗药,脸面沉沉的说道。
景延年倒是愿意领兵挥师灭突厥。他已经积累了和突厥作战的经验。
但一是国力有限,二是圣上不想让他去啊!
如今他一走,李恪再冷不丁的从哪儿冒出来怎么办?
且朝中还有许多对纪王不死心的人。
景延年往突厥一去,朝中无人压制,那些人开春儿的时候,就敢派人擅闯宫门,妄图营救纪王。是景延年将人抓获。
景延年这么一走,他们还不撒开了蹶子,胡作非为呀?
却在这时,越王上书,他愿北上,去讨伐突厥。
越王倘若能领兵北上,为圣上征战,那自然是解了圣上燃眉之急。
让痛恨纪王的越王领兵,圣上倒是多少能安心。比将兵权交给旁人更放心得多。
但圣上把李泰从宫里提溜出来,让他见过自己军中的将领之后,越王就犯了愁。
“除了一些心腹之人,许多将领已非昔日模样。他们的心思根本不在征战,讨伐突厥之上。”李泰面圣。
圣上瞪眼,“此言何意?”
李泰看了圣上一眼,“他们惦记着纪王。”
圣上闻言一滞。
片刻,圣上怒拍案几,“这天下还是朕的天下吗?他们吃的军饷,住的官邸,不是朕赐的吗?惦记纪王?若没有朕的恩赐,他们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