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送礼(4 / 6)
,结果被当初的德信柜房给挤垮了。”
萧玉琢点点头,她直觉能在长安城开那么大赌坊的人,应该不会那么轻言放弃。
“可是并没有确切的消息证明这种说法。”梁生说道。
萧玉琢微微蹙眉之际。
梁生又道:“还有说法是,信德乃是纪王殿下的幕僚所开。”
“纪王殿下?”萧玉琢这下可愣了。
纪王乃是堂堂王爷,他的幕僚做出这种事,多少会影响他的名声威望吧?
虽然柜坊与一般的商贾营生不同,但怎么说也沾了铜臭气。
像他那种身份的人,就是高高在上,不染世俗才是最好的吧?
“长安城现在局势很复杂么?”萧玉琢问道。
梁生轻咳,“表面看起来,是风平浪静的。”
萧玉琢眉头微蹙。
“小人这次回京。注意到信德柜房以后,专门叫人细细的打听留意了。”梁生压低了声音说道,“信德柜房同娘子当初投资建设不同,信德在屯粮食和绢帛。”
粮食和绢帛,那就是吃穿的根本了?
囤积这两样,那是稳稳当当的营生。
不管什么时候,这世上都不能缺了粮食,不能少了穿的。
温饱是最基础的基础了。
可和平年代,丰收富足的时候,屯粮食布匹,虽然稳当,却赚不了大钱。
唯有到了战乱或是灾荒的时候,粮食布匹才会比金子更贵重。
倘若这信德柜房的来头不简单,那他这般囤积的行为,就更不简单了。
萧玉琢莫名的有种危机的意识。
她只盼着自己是太敏感,想多了。
“娘子下一步,有何打算?是不是也要将聚财宝开到长安,趁着现在信德柜房声势还未浩大之时,在长安城也占据一席之地?”梁生缓缓问道。
萧玉琢立时摇头,“不,反其道而行之。”
梁生微微一愣。
“要扩大聚财宝柜房的规模,在各地建立分号。特别是边境之地,如今不是在与突厥通商么?在西域,南境,北地,都开设聚财宝柜房的分号。”萧玉琢说说着。恰好走到一间厢房的门口。
厢房的门大开着。
里头放了好几张坐榻矮几,还挂着笔架,摆着砚台宣纸。
“这是?”萧玉琢指了指那房间。
“娘子请进,这是曦月和菊香商量事务之处。”梅香连忙说道。
萧玉琢入得这办公室。
她在一张矮几后头坐下,提笔想要蘸墨。
却见砚台里的墨汁都已经干涸了。
梅香连忙道:“婢子去打水来。”
梁生却忽从怀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长匣子,“这是此次回来宛城,给娘子准备的薄礼。刚才只顾谈及经营之事,忘了送给娘子。”
梅香接过那匣子,在萧玉琢面前打开。
里边整齐的摆着数根如毛笔一样长短的碳条,碳条的一头被磨成圆滑的锥形,碳身上头裹了层净白的布条。
“这是?”萧玉琢诧异的看着匣子里一根根的碳条。
“这是炭笔。偶然听说娘子上次在为烟雨楼的活动做策划的时候,写了许多的字,提笔间。累的手腕疼,所以一直想着有没有什么法子,能够让人写字之时稍微轻松些的。”梁生缓缓说道。
毛笔笔尖柔软,写字少还好,写字多的时候,手腕却是架的很疼。
萧玉琢不曾在外头说过这事儿,怎么说萧家也是书香门第不是?
没想到丫鬟一句话,梁生却能记了这么久,还真弄来了硬质笔。
“因试了多次,不是太软,就是显色不好,耽搁许久才能呈给娘子。”梁生微笑颔首。
萧玉琢轻叹一声,“梁掌柜太有心了。”
梅香拿过匣子里的一支笔。在纸上画了画,“呀!不比墨汁显色差呢!也是这般的黑亮!”
梁生笑了笑,“娘子适才说,要尽快建立起聚财宝柜房的分号?”
萧玉琢点了点头,叫梅香也拿了一只炭笔给梁生。
她自己也拿了一只,坐在桌案后头。
梅香在家里“开会”养成了好习惯,自己也好奇的捏了跟炭笔,坐在一旁,铺了纸,准备做会议记录。
“一旦大夏有什么战乱灾荒,经济民生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如果聚财宝柜房受不住这个冲击,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票券立时就会变成泡沫。”萧玉琢沉声说道。
清代的红顶商人胡光墉就是前车之鉴。
“到时候聚财宝柜房的储户们如果都要取粮取钱,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聚财宝立时就要崩盘。拿不出来,储户们也会遭受巨大损失。
为了聚财宝柜房的稳定,也为了储户们的利益。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经济的发展能够承受住战乱的倾轧。”
梁生皱眉,细细思量了一阵子,“娘子的意思是,多地开设分号,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