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隐与道(2 / 6)
是看见头顶那边有个火球在闪,他从上面跳下来也是被这一片树木是刮到了,要死不活的爬了半天发现自己还在半山腰上,上下两头都跟镜子一样,根本没地儿下脚。这胖子也是求死心有了,他觉得老天竟然放过了自己就肯定是有原因的。
“是我!你怎么在哪儿?”
这下轮到查文斌语塞了,他总不能说,嗨哥们我不是跟你殉情来着嘛?琢磨了半天,终于还是憋了一句:“我这儿怎么下来啊!”
“你等等,我给你照着点。”胖子的手电还在,打着光目测了一下,查文斌离着自己有十几米高的一棵大树上。“你身上有东西吗,绳子之类的。”
“有个捆尸索……”
“我教你……”胖子一边指挥查文斌把捆尸索系在腰上,另外一头则绕着树干,这样只要他保持身体往后倾,绳索就会把他身体固定在树干上。一寸一寸的慢慢往下挪,经过一阵子折腾,查文斌有些狼狈的下了树,第一句话就是拉着胖子检查了一番道:“有没有受伤?”
“我……”胖子支吾着地说道:“没……没,查爷对不起,我,我错了!”
“不,是我错了,我不该那样,该我跟你道歉……”
“查爷……”胖子已经泣不成声了,查文斌也是,两个男人在这荒郊野外的悬崖上抱头痛哭……
有些事,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那就是一个无底洞。
这件事对于后来的查文斌人生旅途有着很重大的意义,不真正去经历世间的种种,又怎么会去懂得这世间的种种。道,靠想嘛?还是靠念经?那岂不是成了谁最会背书谁就最容易得道?
佛坨释迦牟尼,在他还没有出家的时候,他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作为没落部族的王子,这位佛陀在年轻时,有一部早期经典中,他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他见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痛感众生相残。这种对世间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结婚生子后也没有消除。所谓“四门游观”事件:他出城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当最后看到出家沙门时便决定出家,最后成佛。
如果他没有经历过那些,他就不会说放下,没有拿起过又何谈放下?没有拥有过,又何谈四大皆空?所以中国人才讲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这才是我们中国道家真正的哲学思想,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躲在深山老林子修炼一生的就没有出过一位高人,整日孤身一人面对着山峦起伏,云起云舒,那不叫境界,那叫逃避!
对于胖子,他的人生也会不同,他会明白感情基础的建立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获得一味的包容,人和人之间是需要约束的,不能任由着自己的性子,这对他以后成为雄霸一方的枭雄有着最深远的意义。胖子不缺头脑也从不缺手段,他缺的仅仅是最简单的自律,而这恰恰也是很多天才最容易忽视的。
一通兄弟间的认错,两人现在需要面对都是劫后余生的绝境。胖子告诉查文斌,这悬崖的中部有着茂密的林子,无数遮天的大树从这些悬崖峭壁上发芽然后衍生出去,形成了一道非常奇特的屏障。所以,除非你在跳崖的时候能跃出去十几米,否则只要是从上面下来一定会被这道屏障所遮挡。真的好像冥冥之中就是有天意一般,在这屏障的根部,胖子所站着的位置有条仅能容纳一人的栈道。
胖子打着手电照着地上道:“查爷,你看,这些都是人工开凿出来的,我往前面走过一段,可是白天从下面往上吹一股山风,很难稳住,这两边肯定有一段是能通到哪里的,要不然工匠们也下不来。”
七月半番外特辑
今天是七月半,鬼门大开的日子,不光是我们中国,还有日本、东南亚各国,朝鲜半岛,以及海外有华人的地方都会重视的日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为特辑,我插到这里纯属时间安排。
洪村的不远有一个地方叫作“上天堂”,这是一个人口在百来户的小村庄,解放前,为了方便浙皖两省的人民往来从事一些买卖和走亲戚,有人开始在山间做一些过路生意,后来逐渐就成了一个村落,名字就叫“上天堂”。
天目山脉是浙皖两省的行政区分界碑,界碑顺着天目山脉的脊背分布,在界碑往下的一百米有一处平地,上天堂就在这个平地处。
从村子往下有一条盘山小路,以前只能走些牛马和自行车,要顺着山往下走上二十几里地才会到达下一个村庄。往上走,翻过界碑就是安徽宣城境,那边也有一个村庄和上天堂类似,不过村落要相对分散一些,叫做下天堂。
这两座村落靠的近,于是村民多有相互来往,先是交易后是联姻,慢慢的,下天堂的姑娘也有嫁到洪村的,村里有一个人叫作朱六斤,和夏老六是一辈的,他的丈母娘家就在下天堂。
上天堂产竹子、笋干、茶叶,而下天堂则不同,它产菜籽油和香菇。一山之隔,竟然是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