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代做作业(1 / 2)
尹娟放下笔,转身,冲着谭笑直叹气:“我也想是在开玩笑,可你瞅瞅,这老些卷子,我七天都不一定能写完,住一宿就是耽误两天,再多住,我开学就完蛋啦。”尹娟的班主任是个有胡子严格的甚至有点变态的中年胖女人,要不是因为屁股大胸也大还总是喜欢穿裙子,说她是男人都有人信。
谭笑眼睛在尹娟面前的桌子上扫过,不敢置信地问:“这些都是要做的?假期作业?”
“还有三篇作文五篇英语作文没在里面呢。”
谭笑一时无语。
半天,缓缓开口:“要我帮你不?”还不等尹娟摇头,又央求道:“王艳玲秋收完就走了,再见着指不定啥时候呢,才高一你们学校就这样,后边估计除了睡觉你连见我的时间都没了。”
尹娟要脱口而出的坚定遇上谭笑可怜兮兮的眼神变得犹豫,谭笑趁热打铁,“我来做理化生,你自己写语数英”四中开学就分文理,尹娟选了理科。
“那好吧,不过你只做前面简单的部分,后面难的就不要写了,反正我也不会,写出来还叫人怀疑。”
“好嘞!”谭笑呜嗷一声,从炕沿跳下来,拉过一张椅子坐到尹娟对面,接过尹娟递过来的笔和试卷,哗啦哗啦就写开来。
与四中发的练习册全都要做不同,十班的老师很少会给学生布置固定的作业,顶多下课时说下一堂课我会讲哪里的习题,大家有时间看一看,至于你是否看了、做了老师从不检查,一来没那个闲工夫,二来学生学习靠的是自己的积极性,用老师督促才学,就没有必要待在十班了。
整个初中在题海中几经翻腾的谭笑,现在拿起一本练习册,不是立马去做,而是从上到下看一遍,那些简单的题直接略过,有难度或者她觉得有必要做的才会去做。
尹娟的卷子虽然多,但题的难度并不大,同样是物理,五六张卷子里的题很多都是重复的题型,只不过把数据换了而已。
谭笑基本上是看过题就知道该选哪个该填什么,一张试卷做完两道大题被尹娟叫停,半个小时都不到。
做完第一套,谭笑直接把两张试卷同时摆开,遇到一样的问题,勾勾选选,速度快的尹娟张嘴结舌。
到晚上吃饭时间,谭笑把理化生三科所有习题都做完了,面对尹翠端上来的一盆喷香的玉米棒子,谭笑累的连动手拿的力气都没有。
“唉呀妈呀,你们老师这是要累死谁呀?一道题做一遍会了就行了呗,干啥非得写那么老些遍?咋就不知道变通呢?”
尹娟脑子混沌肿胀,闭着眼睛,“四中就这样,老师觉得学生资质差就得靠题海战术才行。跟你们一中比不了。”
是比不了,只不过谭笑觉得是一中无法与四中比,也幸亏没有比。
四中每个月月底才放假一次,早上七点半上课晚上九点放学,为了防止早恋事情发生,学校严禁一男一女走在一起,校园里、教室里,贴满了“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这样的大红条幅,学生从早到晚,眉头紧锁,累的像个小老头小老太太似的。
四中最不缺的就是努力勤奋的人,可不管他们如何努力,高考时考上一本的学生还是不多,大庆石油、哈师大这样已经算是很好的学校,至于那些因为压力大而抑郁最后退学的学生,除了他们自己,从来不会被人记得。
10月一日早上十点,谭家姐弟并尹家姐妹,踏上开往长荣乡的中巴车,这几年坎坷泥泞的泥土路有一部分被修成砂石路了,因此车速比以前提升不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十二点不到,四人在长安七队北大道下车。
正是农忙十分,田地里到处都是黄澄澄的,虽然是中午,但地里干活的人并不少,挥舞着镰刀,干的起劲儿。
几个人并排坐在砂石路上,看看蔚蓝高远的天,呼吸呼吸干净清爽的空气,精神都为之一振。
走出农村,是每个农村孩子的愿望,可熟悉的土地、乡村,扎根于他们的心里,一旦回来,就像是鱼儿碰到水、仙人掌由花盆重回沙漠,换个地方一样能生长,但最开心最自由还是在最初的地方。
歇够了,四个人起身往屯子里走,谭笑手中拿着一个白色塑料袋,和尹娟两个人在树林里穿行,遇到蘑菇就摘下来放到袋子里。
尹翠和谭叙每人手里也拎了一个袋子,只不过不是用来采蘑菇的,装的全是吃的。一路吃一路找,等几个人到长安七队的屯西头,谭笑手中袋子已经快装满了,两个小的也吃的肚饱肠圆。
西头第一家就是王军家,回来说什么也得到舅舅家看看才行,谭叙扒着帐子喊了半天,只有院子里狗汪汪叫,没见有人出来,知道这是一家人都到地里去了。
这个时候,菜园子里已经没多少东西了,但是甜杆还在,罢园后的柿子秧上还挂着一些小柿子蛋,谭叙扒着木板跳了进去,折下四根甜杆又找了一些跟豆包一样大小的圆形柿子用衣服抱着跳出来。
“姐,里面还有姑娘呢?你要吃不?”
还没等谭笑说话,尹翠先问:“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