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名利双收(1 / 2)
四年前那个吃货小豆丁谭叙,现在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每天跟姐姐一起上学放学,学习成绩在班里不是最好,却也能保持中等偏上,虽然本身不是那种多热爱学习的人,但男孩自尊心强,学习好在班里人缘就好,为了一个好人缘,勉强接受姐姐每天晚上的监督。
这四年时间,谭笑日子过得挺舒坦,学习无压力、看书随心意、写更是名利双收。
家里条件好了,妈妈用她的名字办了一个存折,把她这几年写挣得钱存在一起,替她保管起来。眼瞅着上面的数字越来越多,到现在,谭笑已经不在意具体有多少。
水光这个名字,现在已经火的不要不要的,至少在广大爱好者中间,是一种神圣并且神秘的存在。
神圣,因为作者写得好,由最开始的《雄关漫道》,到后来的《皇宫有棵歪脖树》,不仅故事情节更加严谨,文笔也愈发的诙谐幽默,每次出的新书,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神秘,则因为,水光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家住何方、姓甚名谁,没有人知道。不签售、不推广、不宣传,就连杂志上更新的频率都是固定的。
说起这一点,谭笑也有点郁闷,去年《雄关漫道》获得了一个文学新锐的大奖,出版社的编辑几次邀约,都被谭笑一次次给回绝了。
不是她看不上那个奖杯,天知道她知道自己获奖之后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毕竟那是自己一笔一划挣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像是她的孩子。
当父母的,哪有不高兴自己孩子被夸奖的?可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前是非多,一个小学生要受到的非议肯定会更多。
几番斟酌,最后谭笑还是忍痛回绝,继续踏踏实实做她的小学生。好在家里大的事情不需要她操心,除了上学,跟屯子里其他的孩子没啥区别,放鹅、做饭、挖菜,一样也不落。
前年,孙老四娶媳妇,奶奶被三叔接到了有富,算是实现了她这几年心心念念跟老儿子一起过日子的愿望。
过年的时候,谭笑跟爸爸去三叔家拜过年,老谭太太比之前瘦了许多,头发有一半都白了,手上更是一点肉也没有,青筋黄皮之上,暗黑的老年斑,一块又一块,似乎比谭笑记忆中老的还要快。
这也是,谭守林这个现在走到哪都被人尊敬的中年男人,心里唯一遗憾的地方。
“笑笑,你跟你老弟把这袋子给老尹家送去吧。”
腊月二十九吃过晚饭,里里外外忙活了好一阵儿的王佩腰间系着围裙,从外面拎着一个白色塑料袋放到屋地中间。
“妈你咋不早点说呢?马上到看电视剧的时候了,能不能明天再去?”谭叙一脸的不高兴。
家里买了电视机,谭叙每天晚上七点半,准时拿一个小凳子坐在电视前,等着看电视剧,这几天播的是《甘十九妹》,除了不能以常人而论的谭笑,全家人都爱看。
现在已经七点二十四了,差六分钟,除非甘十九妹御剑,否则谁也赶不上片头曲。
王佩瞪了他一眼:“就你事儿多,让你去就去呢,哪来的那么多话!少看一集你能少块肉咋的?”
“不是……我、我、天那么黑,我都有点害怕。”谭叙不敢再说不愿意去,却换了个理由,但也知道这一趟定是非去不可了,慢腾腾从凳子上站起身,嘴巴撅的根栓羊的木头桩子似的。
眼瞅王佩要发飙,坐自己炕上看书的谭笑撩开帘子冲外面问道:“妈,袋子里装的啥呀?沉不沉?不沉我自个儿去吧,又没有多远。”
“十斤白面,明个儿就三十儿了,老尹家肯定连包饺子的面都没有。白天能送吗?让人看见了又不知道会说啥,我是特意等天黑才让你俩送的。
让你送个东西把你难为的,抽两鞭子就不跟我墨迹了。我算是看好了,这几年家里的好日子,都把你们给过郭越了,一天天越来越不懂事,你瞅瞅人家尹骁,比你们大多少,咋就那么争气、那么懂事呢。”
前面的话是回谭笑,后头的话则是说给谭叙听的。
“行啦妈,别让小叙去了,我自己去,我用耙溜拉着,省事儿着呢,送到就回来。”说话间,谭笑下炕穿鞋。
穿到一半,想了想,又重新爬上炕,在自己一排柜子上抽出几本书,然后在一本书里翻了两番,把书合上,一起放进书包,背在身后。
家里有钱了,身上的衣裤都是买现成的,但谭笑姐弟俩冬天穿的棉鞋还是王佩自己做的,大红烫绒的鞋面、鞋口滚着雪白的布条,穿起来暖和又舒适。
“再把这点肉也拿上吧,要是你周姨不要,你就赶紧往回跑,别让她追上。”
王佩把白面袋子和一个装着的几斤猪肉的塑料袋一并放在爬犁上,帮谭笑整理整理围巾,对她身后的书包问也没问一嘴“别在那待太长时间,这么晚了,你爸也不知道干啥去了,要不然妈就跟你一块去了。”
“我知道啦,没啥事,多远的路啊,甭操心。”
谭笑拉起爬犁往前走,雪地虽然可以向前划着走,但为了不让爬犁上的东西掉下去,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