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一桶金的构想(1 / 2)
谭笑注意到,在听完自己的解释之后,爸爸脸上严肃的神色似乎有所缓解,但却望着自己一言不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这颗提着的心,仍旧不敢放下来。
殊不知,此时谭守林的内心几乎可以用狂喜两个字来形容,自己女儿这种表现是什么?过目不忘?天生有才?
他们老谭家聪明的人有,能干的人也有,可这学习好的天才却是祖祖辈辈也没出过一个。翻遍了族谱,连个秀才都找不出来,像自己这种数学考25分从高中毕业的人已经算是祖坟上冒青烟,要是笑笑有学习的天分,那岂不是他们老谭家祖坟上着大火——要大发吗?
想到这里,谭守林强按耐住内心的激动,温声问:“笑笑,这几个字怎么念?”
“黑龙江日报,爸你说过,咱家住的地方就是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边的一个省。这个字读日,是青天白日的日,这个字读报,是报纸的报。”
“闺女啊,咱今天晚上不学了,天太晚了,你赶紧睡觉。明天早上,你再把爸教给你的这些个字给爸读一遍,你要是都能读下来,爸就教你写字。”
“真的吗?爸你说话算数?上次你就说要教我认字来着,这么长时间过了也没教过,人家尹娟尹秀天天在家学识字,还会写字呢?都是他爸妈教的,我可羡慕了。”谭笑尽量装出兴奋的样子,拉着谭守林的衣服袖子使劲摇晃,做小女儿撒娇状。
谭守林实在是太激动了,激动地他想出去走走,年三十的晚上,屯子里的男人都不会睡觉,在后院袁三家打牌,他想出去让风吹吹,跟人说说话,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所以立马保证:“算数,爸这次说话肯定算数,你快点去睡觉,爸出去看看啊。”
“那好吧,你别忘了答应我的事情啊。”
趴在被窝里看着爸爸穿上大衣向门外走去,谭笑提在嗓子眼里的一颗心终于落回了肚子中,今晚上这件事自己办的有些着急了。
这段时间谭笑一直在想如何挣钱,眼瞅着重生好几个月了,所有的规划没有一个开始实施的,谭笑的心里着急啊。
寻思来寻思去,头发都要被她给揪掉了,还真就让谭笑想到了挣第一桶金的办法,那就是写,武侠。
要说这个主意,还要感谢谭笑家里的那个重量型家用电器——海燕牌收音机。
每天中午十二点,妈妈会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评书联播》节目。谭笑重生的这段日子,听得一直都是袁阔成讲的《西楚霸王》,妈妈对里面那个英俊潇洒的项羽很是喜爱。
项羽的故事,谭笑知道很多个版本,书里写的、电影演的,要说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是张国荣和巩俐演的那个《霸王别姬》。
所以对于这个老掉牙的故事,谭笑并不怎么感兴趣,但因为每天闷在家里,还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借以打发无聊的时间。
前几天在结束之后,谭笑注意到了一个小广告,上面说有一家叫做《今古传奇》的杂志社在收武侠,希望广大听众踊跃投稿,后面还留下了杂志社的地址和电话。
广告连续播了几天,谭笑终于在第三天反应过来,趁着爸妈不注意,用爸爸的钢笔把杂志社的联系方式记在纸上,然后藏了起来。
从那以后,谭笑每天想的都是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写,写什么样的,写多少字,能挣多少钱的事情。
要说《今古传奇》这本杂志,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谭笑这个武侠粉可是再清楚不过。
从1981年三名曲艺家借款15亿元创刊开始,《今古传奇》就以神奇般的速度创造了中国文学杂志史上的无数个奇迹。
大学期间,学校图书馆专门有一层收录《今古创奇》二十多年以来的各种月刊、半月刊,谭笑曾经一整个学期泡在里面,翻看上面的连载,对里面的故事和作者非常之熟悉。
现在是九十年代初,金庸早在1972就因《鹿鼎记》的完成而封笔,他的十五部传奇佳作也早已经被人熟读。
有了金庸古龙这些武侠前驱的铺垫,过几年就会陆陆续续有一批武侠爱好者开始模仿他的作品进行的创作,其中包括自己喜爱的凤歌和沧月。
也正是这些人,开创了中国另一种文学形式,成就了无数的网络大神级别人物独特的存在。也让自己这个不入流的小写手,一个月靠着10万字,拿到两三千块钱,缓解经济上的窘迫。
自己写网络的时候,已经是2015年了,看书的人多,写书的人更多,所有的梗都已经被作者写烂,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挣钱更是越来越不容易。
但是现在,一切还都没有开始,凭借自己三十年的人生阅历和那些看过的故事、学习过的写作手法,谭笑非常相信她可以通过写的方式挣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想法很好,可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别的不说,自己不认字不识字这件事就把道路给阻断了。要是让人看见她连字都不识一个的小丫头握着钢笔写长篇,还不得把她当成妖怪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