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5)
并肩三载,她很少在他冷峻的面上看到多余的情绪,两人间除了商议军事以及布阵外,交谈极少,恐无人信她与他曾有一年的夫妻之缘。
“你……”她忽然失语。
怀中两只白狸叫了两声,摇摇尾巴,似是欢喜。
冷峻的男子难得竟是笑着的,将她搂紧,眸光如炬直射入她心间,凝视着她,“阿挽,黄泉路上由我为你引路,你便不会再走丢了。”
是了,她走岔了路才会踏上这黄泉不归路。
她恍然,曾几何时也见过这样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眸,只是她忽略其中太多情绪。
曾听闻,人在死前会想起一些被遗忘又很重要的事,此刻她信了。
河岸边性命垂危的少年……年少时,那些曾被她遗忘的零星记忆涌了出来,无法拼凑完整。
而她却忽然有些明白了。
如斯深情厚谊,她竟是多年未察,即便心如止水,此刻亦不禁湿了眼眶,或许万箭穿心的痛,他先替她受了,再轮到她时似乎没那么痛。
厮杀声渐渐平息,敌军万千重围困,前排尽是蓄势待发的弓箭手,只待一声令下。
本以为她最后会在孤寂中凄惨死去,未料他来了。
“洛辰脩……”
慕挽歌微微仰首,竟无语凝噎,这世上竟真有傻到来陪她赴死之人。
男子俊朗的面容印着点点苍凉血迹,将她搂紧护于怀中,眸光如炬直射入她心间,凝视着她,满目柔情。
“阿挽,黄泉路上孤寂,由我为你引路,你便不会再走丢了。”
是了,一步错步步错,行岔了道她才会踏上这黄泉不归路。
连累了他……
她恍然,曾几何时也见过这样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不经意时投注于她身上,只是她忽略其中太多情绪。
曾听闻,人在死前会忆起一些极为要紧且易遗忘之事,此刻她信了。
河岸边性命垂危的少年……年少时,那些曾被她遗忘的零星记忆涌了出来,无法拼凑完整。
即便是万箭穿心之痛,他先替她受了,再轮到她时该没那么痛了。
这世上,无人知她怕痛,此时却有他护着……
只是她与他在军中朝夕相处三载却不知他的情意,即便心如止水,此刻亦不禁湿了眼眶。
生死相随,这便是他待她之心。
然而,预想中的痛意不曾到来,洛辰脩并不是只身前来救她,敌后方忽然涌出的数万兵将如天降神兵,刹那间扭转了局势。
霎时间,锣鼓喧天,局势反转,敌军溃败逃窜。
慕挽歌恍然明白过来,他是来救她的。
“你、你不是在禹州么?”她未料他能及时赶到,派人去求禹州求援也不过是三日前的事,想来此时派出去的人还只在半途中。
而此时洛辰脩却出现在她眼前。
禹州到云水城,行军的话,少说也得十多日。
洛辰脩紧紧抱着她,她怀中的两只白狸见到旧主甚是欢喜,不住地舔着他的手背。
还好,他赶上了,瞧她完好,洛辰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些年极力隐藏的心思也不再遮掩了。
“阿挽,我不会让你有事的。”他不能没有她,只是她一直不知他的心意而已。
他并未正面回答她,但慕挽歌已猜到七八分了。
三日前她才派人去禹州向他求援,而他此刻已来到她身旁,必然是早早便赶来了。
未雨绸缪并非偶然,她这边的情况如何,洛辰脩了如指掌,那边只有一个可能。
“洛辰脩,我身边的副将是你的人?”
洛辰脩笑了笑,默认了,而且他安排在她身边的人可不止一个。
……
云水城一役,狄国败退,洛辰脩带领慕家军乘胜追击,不到三日便打到了狄国王城下。
洛辰脩并不着急发起进攻,猫捉老鼠一般,抓住了却不急着咬死它,要将它玩弄至死。
洛辰脩手底下分散在各地的四万多人马渐渐汇集在云水城,加上慕挽歌手上的五万多慕家军,加起来也有十万兵马了,陆陆续续还有一些慕名而来参军的人。
人心所向,洛辰脩战神之名传开了,大轩百姓只知世子不知已在位三年的皇帝。
皇帝的昏庸无能也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闲谈,百姓呼吁世子夺位,将昏君赶下王座。
这其中也是慕挽歌的谋算。
王者之位该是有能者居之。
慕挽歌在云水城养伤半月,便住在府衙里,洛辰脩白日里忙完正事,到了夜里便会一直陪着她,起初慕挽歌委婉劝他回屋歇着,她只是皮外伤,不必守着她,但洛辰脩装聋作哑,充耳不闻,坐在她屋里就是不走。
最后还是慕挽歌妥协,命人再安置一张卧榻在她房里,如此洛辰脩便一直赖在她屋里了。
这日,慕挽歌去见了千里迢迢亲自送粮草而来的风辞,带着一身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