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弃剑遐踪 赵国惊悚 (2)(1 / 7)
的名剑……凌重九!凌重九!”他拼命地喊着自己的名字,强运了一丝的内息经会阴穴入督脉,经大椎直冲十二正经中的手三阳和足三阳六条经脉。倏然间他的手脚动了动,他奋力地向暗左近的岸边攀游,但他实在是体乏无力,游了半晌只靠近了五尺,但他没有放弃。突然溪流微折,一股反弹而至的冲力将他砰地一下抵到靠岸处,也激得他精神一振,他借势拼命地向岸上划去。终于,他做到了,他一掌攀住了岸边的一块大石的棱角……
天下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在命运的掌控下运转不息,不管你是诸侯还是天子,剑客还是杀手。而且能促使它运转的往往是几件东西或是几件事,譬如玉龙子,又譬如竺法兰的四部佛家妙典。为了它们,汉国国君刘渊不惜兴雄兵百万攻克晋都洛阳,而成国李氏、凉国张氏,代国的六修,幽燕的慕容氏、宇文氏和段氏都有剑客闻风而至。但结果是刘渊克下了洛阳,俘获了晋怀帝,几乎灭了整个晋国,但结果玉龙子也未找到,甚至连竺法兰的一部经书也未见到,更遑论其他诸国的剑客了。
气急败坏的刘渊一怒之下,下令紧闭城东建春、东阳、清明三门,城西广阳、西明、阊阖三门,城南开阳、平昌、宣阳、建阳四门和城北的大夏、广莫二门,屠城戮民。凡在街头遇到汉国以外之人,一律格杀勿论,然后再剥光尸体搜索玉龙子和经书,格杀令一直有效直至找到两者为止。屠城之令一下,一时洛阳城内哀鸿遍地,尸横如山,街道之上冷冷清清,静得令人发毛。城内臭味熏天,焚烧尸体的烟雾弥漫之中,不时晃动着一群手执火把和利刃的朦胧的身影。
破城第四日,刘浚和庾谨之同时在白马寺的一座佛龛之下找到了凌重九的那柄黝木长剑,刘渊方解除屠城令,但为了不引起其他诸国剑客的注意、防止他们向外传递消息,封城之令依然不解。当下刘渊问及有何妙策寻得玉龙,赵王石勒方献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他断定那柄剑的主人凌重九尚匿于白马寺内,而且玉龙子和经书必在他的手中。但汉国剑客又不能立刻入寺搜捕,毕竟太微神剑凌重九武功高绝,在不知谁是凌重九的情况下冒然入寺,必然打草惊蛇,惊乱之下以凌重九武功逃出寺外简直易如反掌。若一个不留神真个让他逃出白马寺,则以洛阳之宏大,建筑之浩繁,再擒他简直如痴人说梦。
所以石勒先派了虎门二杰、庾谨之和四名假扮的晋国人混入寺中,第五日声言得到消息,白马寺中收留了晋国人,大逆不道,入寺擒了那四名自己人假扮的晋人。接着又以寺中收留叛贼为名,寺中之人除住持方丈道弘禅师被削首示众以外,其余诸人无论僧俗,一概铁链缚手发配赵北戎边筑城,来个明为发配,暗寻玉龙……
※※※
天,愈来愈暗。
雨,越下越大。
栖身在霏霏的淫雨中瑟摇的野草,此刻再也不堪那白雨化珠万箭齐发的威压,纷纷惊摄地拜伏于地。突然天际一道电掣红绡耀亮了整个山川,一串惊天动地的巨雷如当头棒喝,将凌重九从昏沉的思索中重又拖到了江边。水流滔滔,创痛依旧,无情的江流肆虐地撩拨着他酸痛的脚踝……
创痛与惊雷令他神情一清,他奋力地攀上河岸,不经意的抬头间,赫然看到一个朦胧的影子。沿岸上溯六、七丈,赫然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剑,那柄随他坠崖时直插入地的黝木长剑。看到它,凌重九心中一阵莫名的激动,他跑过去“嗤!”地一声将其拔出。如执手一位阔别多年的老友一般,右手剑指从它剑柄沿那剑身一直拭到蚴黑的剑尖。凝视着她,他似乎看到了那柄他苦苦寻了半生的名剑——一位可以削平天下的治世良才。
“今日我得不死,上天又预我将寻得名剑,我绝不能就此放弃……”一念及此,他顿时精神一振,收好长剑,徐徐忖道:“以庾谨之老贼深遽的心计与思谋,不久他们即会寻到此处,我须得快些找个安全的地方疗伤……”他低喃自语,同时心中快速地思忖着应对之法。但常言道“危巢之下岂有完卵”,这刻恐怕汉国的百余名剑客和刀客早绕下了峪溪,正封了出口四处搜捕自己也说不定。忖量至此,心中突然一亮。当下不再滞留,加快了脚步绕着峪谷内流览了一番。
此时天光已暗,谷内山峦隐隐,高峰浅岫,悄潜入暮。
凌重九将附近的岫洞看个大概,又急忙返回一处极其隐密的山洞旁停下,看此处上面恰有一块宽石挡住大雨,洞前杂乱地陈着三方大石,三方大石后挨近石壁处长满了荆棘和野草。拨开那杂密的荆草,后面竟有一处隐秘山洞,此洞难寻至极,须将荆棘和野草斩开能得窥其奥——这正是凌重九要找的。
他休息了片刻,接着又倾尽毕生之力,将其中最外的一块大石推开少许,挥剑在那石下掘了一个四尺来深,左右各三尺来宽的地穴,然后用襟衣包了挖出的沙石一概倾倒峪溪之中。又迅速返回原处,将洞口的荆草拨弄了几下,遂携剑跳入所掘地穴之中,休整了半晌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重又将那大石托到原处,堪堪盖住那个地穴,而且四周尚有几处气孔可供换气。待做毕一切之后,凌重九丹田一阵倾